[發明專利]一種新型可維護地下水原位修復滲透式反應墻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5416.5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309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4 |
| 發明(設計)人: | 代佳寧;彭勇;馬駿;周磊;何英碩;肖鈺;陳家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寶航環境修復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9C1/00 | 分類號: | B09C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而行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41 | 代理人: | 李銳 |
| 地址: | 101303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維護 地下水 原位 修復 滲透 反應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可維護地下水原位修復滲透式反應墻,包括設置于地下的滲透式反應墻主體和設置于滲透式反應墻主體內的多個維護單元,各維護單元均包括維護箱體,維護箱體緊貼滲透式反應墻主體的豎直側壁上設置有多個沿豎直方向間隔設置的開口,維護箱體內設置有可沿豎直方向滑動的操作桿,操作桿上設置有與所述開口一一對應的擋板,維護箱體內部還設置有觀測管、注射管和抽出管。本發明可綜合使用多種反應墻維修維護方式,功能全面,操作便捷,解決了現有滲透式反應墻需要整體挖掘、更換才能進行滲透性修整、日常維護的缺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新型可維護地下水原位修復滲透式反應墻,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滲透式反應墻技術是通過在地下安裝透水的活性材料墻體攔截污染物羽狀體,當污染羽狀體通過反應墻時,污染物在可滲透反應墻內發生沉淀、吸附、氧化還原、生物降解等作用得以去除或轉化,從而實現地下水凈化的目的。
滲透式反應墻一般安裝于地下水含水層深度,施工類型上通常為隱蔽工程,應用該類型技術時,以一次性藥劑及墻體骨料填埋方式為主。當地下水污染羽全部流經反應墻后,污染物全部反應去除,達到修復目標。
但該技術方案在實際技術設計及應用方面仍存在不足:
一、滲透性衰減問題。
一般滲透式反應墻設計要求滲透系數高于所應用地層2-10倍,隨使用時間延長,局部地層水流擾動較大或將不穩定地層細顆粒沖刷進入反應墻區域可能造成阻塞;其次,以穩定化或沉淀反應為主的反應墻隨污染物處理量增大,骨料間孔隙沉積沉淀物或其他不溶物量增大,造成阻塞。一旦阻隔作用形成,地下水將從滲透性更高的區域遷移,造成局部藥劑損耗增大,甚至短流越過反應墻,形成污染羽向周邊區域擴散。
二、藥劑消耗問題。
藥劑隨骨料安裝于地下水含水層中。含水層地球化學性質較為復雜,藥劑通常除與污染物反應外,還受原地層相關物質影響損耗。因此,在設計藥劑投加量時,通??紤]過量投加。但更多情況受國內實際調查工作內容不確定性影響或局部地質條件特異性大影響,影像處理效果。
三、日常維護監測。
滲透式反應墻安裝完畢后,常借助反應墻兩側監測井作為日常效果監測設施。且對應檢測異常的維護措施難以保障到位。
四、當滲透式反應墻不是實際的墻體類型,而是通過建井注射或旋噴注射藥劑在地下人造一條某種特定地球物理化學環境狀態的阻隔帶時,建井注射容易因地層滲透性不均勻導致藥劑不均勻形成不均勻的阻隔帶,旋噴注射藥劑只能一次性注射等缺陷。
如中國專利CN207238744U公開了一種針對地下水污染的排井式可滲透反應墻修復系統,包括地下水污染羽,順次設于地下水污染羽上方的地下水水位線和地面層,設于地下水污染羽下方的不透水層,沿地下水污染羽水流方向順次設有排井式可滲透反應墻和監測井,排井式可滲透反應墻包括多排相互交錯分布排列為梅花形結構的地下水反應井排,地下水反應井排中相鄰的井與井之間中心點間距為井的井管直徑d的2倍,相鄰的地下水反應井排與地下水反應井排之間的間距為d的1.732倍;通過建設可滲透式反應墻結構,可進行原位處理,無需抽提或外加動力,節約能耗;以若干排反應井交錯分布形式代替傳統單一式反應墻。但其非仍未能解決填料需要挖出再回填更換的難題。
又如中國專利CN111018086A專利公開了一種滲透式反應墻結構,包括反應池和擋墻;反應池頂部、沿著前側邊設置有導軌;擋墻對應安裝在間隔設置的反應池前側,擋墻為不透水墻體,每塊擋墻的頂部、靠近反應池一側設置有滾輪;滾輪與導軌滾動連接。更換填料時將擋墻移動至反應池的前側,并對反應池中活性填料進行更換。由于滲透式反應墻多為埋入地下的結構,而該方案需要一個可移動的擋墻,這在地下實現具有相當難度,并且填料的更換仍是需要挖掘、回填,施工難度大。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寶航環境修復有限公司,未經寶航環境修復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541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