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正電極及其制備方法和鋰離子電池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15325.1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754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4 |
| 發明(設計)人: | 郭姿珠;馬永軍;陳嵩;吳榮方;袁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弗迪電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62 | 分類號: | H01M4/62;H01M4/134;H01M4/1395;H01M10/0525;H01M10/0569;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劉依云;喬雪微 |
| 地址: | 518118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極 及其 制備 方法 鋰離子電池 | ||
1.一種正電極,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電極包括集流體以及依次設置在所述集流體上的引導層和基礎層,其中,所述引導層含有氟化改性的介孔微納米材料,所述介孔微納米材料包括介孔分子篩、硅氣凝膠和蒙脫石中的一種或多種,所述氟化改性的介孔微納米材料中氟元素的含量為0.1-10wt%;
其中,所述引導層還含有正極活性物質、粘結劑和導電劑;所述基礎層含有正極活性物質、粘結劑和導電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正電極,其中,所述氟化改性的介孔微納米材料中氟元素的含量為0.5-9wt%。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正電極,其中,所述氟化改性的介孔微納米材料中氟元素的含量為1-8wt%。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正電極,其中,所述氟化改性的介孔微納米材料中氟元素的含量為2-5wt%。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正電極,其中,所述介孔分子篩為5A分子篩。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正電極,其中,所述介孔微納米材料的平均粒徑為5-8000n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正電極,其中,所述引導層的厚度為5-100μm,所述基礎層的厚度為10-500μ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正電極,其中,所述引導層中,所述正極活性物質、所述粘結劑和所述導電劑的總重量與所述氟化改性的介孔微納米材料的重量比為500:(0.5-30)。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正電極,其中,所述引導層中,所述正極活性物質、所述粘結劑和所述導電劑的總重量與所述氟化改性的介孔微納米材料的重量比為500:(1-25)。
10.一種權利要求1-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正電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
(1)將正極活性物質、粘結劑和導電劑和正極溶劑進行第一接觸形成基礎層漿料;
(2)將部分所述基礎層漿料與所述氟化改性的介孔微納米材料進行第二接觸形成引導層漿料;
(3)在所述集流體上依次涂布所述引導層漿料和所述基礎層漿料后經烘干和輥壓得到正極片。
11.一種鋰電池,所述鋰電池包括正電極、負電極以及電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電極為權利要求1-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正電極。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鋰電池,其中,所述電解液含有鋰鹽和溶劑,所述鋰鹽選自LiN(SO2F)2、LiN(CF3SO2)2、LiCF3SO3、LiC(CF3SO2)3和LiPF3(C2F5)3中的一種或多種。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鋰電池,其中,所述鋰鹽的濃度為12-70w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弗迪電池有限公司,未經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弗迪電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532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登革病毒的修飾性mRNA疫苗
- 下一篇:一種環烯醚萜苷化合物的醫藥用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