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超高水充填連續制漿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5216.X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907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元朋;金成成;王政;武傳峰;李成峰;襲著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金璽泰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C9/02 | 分類號: | B28C9/02;B28C5/08;B28C7/12;B28C7/10;B28C7/04;B28C7/00;E21F15/00;E21F15/0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鄧盛花 |
| 地址: | 276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超高 充填 連續 系統 | ||
1.一種超高水充填連續制漿系統,包括穩定供水機構,連續下料裝置和溢流式連續攪拌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穩定供水機構包括充填水池(1),溢流管(2),變頻潛水泵(3),供水管道(4),開度閥門(5),流量計(6)和水箱(12),所述的充填水池(1)的一側設置有溢流管(2);所述的變頻潛水泵(3)通過供水管道(4)與溢流臥式雙軸攪拌機(9)連接;所述的供水管道(4)上串接有開度閥門(5)和流量計(6);所述的連續下料裝置包括第一定量下料機構(7)和第二定量下料機構(8);所述的第一定量下料機構(7)和第二定量下料機構(8)設置在溢流臥式雙軸攪拌機(9)一端的兩側;所述的溢流式連續攪拌機構包括第一溢流立式隔斷攪拌機(10)和第二溢流立式隔斷攪拌機(11);所述的第一溢流立式隔斷攪拌機(10)和第二溢流立式隔斷攪拌機(11)均采用2個,其中第一溢流立式隔斷攪拌機(10)通過管道分別與溢流臥式雙軸攪拌機(9)和第二溢流立式隔斷攪拌機(11)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水充填連續制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管(2)一端設置焊接在水箱(12)一側距離頂部0.5m位置,該溢流管(2)與水箱(12)連通。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水充填連續制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12)的安裝位置高于溢流臥式雙軸攪拌機(9)上部0.5m-1.0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水充填連續制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定量下料機構(7)和第二定量下料機構(8)采用相同結構組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水充填連續制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定量下料機構(8)包括支架體(81),粉料倉(82),除塵器(83),螺旋給料機(84)和螺旋電子稱(85),所述的粉料倉(82)通過螺栓固定在支架體(81)上,該粉料倉(82)的頂部設置有除塵器(83);所述的螺旋給料機(84)與粉料倉(82)底部的出料口通過螺栓固定;所述的螺旋電子稱(85)與螺旋給料機(84)的出料口配合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水充填連續制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臥式雙軸攪拌機(9)和第一溢流立式隔斷攪拌機(10)一端的上方均設置有出料口(14);所述的溢流臥式雙軸攪拌機(9)通過出料口(14)與第一溢流立式隔斷攪拌機(10)連接;所述的第一溢流立式隔斷攪拌機(10)通過出料口(14)與第二溢流立式隔斷攪拌機(11)連接。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水充填連續制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臥式雙軸攪拌機(9)和第一溢流立式隔斷攪拌機(10)底部均設置有放料口(13);所述的第一溢流立式隔斷攪拌機(10)通過放料口(13)分別與溢流臥式雙軸攪拌機(9)和第二溢流立式隔斷攪拌機(11)連通。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超高水充填連續制漿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料口(13)設置有放料閥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金璽泰礦業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金璽泰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5216.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