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單體式宮腔鏡器械操作推進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4107.6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812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重醫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重醫 |
| 主分類號: | A61B17/42 | 分類號: | A61B17/42;A61B17/3201;A61B17/29;A61B1/303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范巍 |
| 地址: | 710065 陜西省西安市雁塔***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體式 宮腔鏡 器械 操作 推進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單體式宮腔鏡器械操作推進器,包括可附著連接在宮腔鏡鏡體上的推進體,器械借助推進體上的凹槽可沿著已經進宮腔的鏡體順利通過陰道、頸管這些盲區,器械在被送入子宮后就可以進行連續、靈活的治療操作。本發明利于醫生快速、準確、無創的將治療器械送入子宮,不僅降低治療成本,而且可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宮腔鏡手術治療系統,具體涉及一種附著在宮腔鏡檢查鏡體上以輔助器械進入宮腔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在宮腔鏡治療過程中,常用的電切鏡和治療鏡及刨削系統,它們共同點是檢查鏡體及多個治療器械包裹在一起,導致整個器械系統比較粗,往往需要擴宮到8mm以上,而且治療操作的器械一般結構精細,往往價格較高且又容易損壞、操作復雜耗時,導致采用這些系統的宮腔鏡手術難以在門診開展。
在宮腔鏡檢查過程中,即便發現宮腔內存在息肉、胚物殘留或者宮腔粘連,但由于剪子、鉗子等治療器械單獨并不容易通過陰道、頸管等盲區,對于醫生進一步開展宮腔鏡治療提出了較高的技能要求。另外,由于剪子、鉗子前端尖銳鋒利,容易劃傷陰道、頸管粘膜,使得在門診廣泛開展宮腔鏡手術面臨諸多限制因素。
中國專利CN201379632Y公開了一種宮腔手術器,將宮腔鉗按照與宮腔鏡可同步移動、同時可獨立操作的方式構成系統。其可以確保器械的進入和操作都在宮腔鏡監視之下,但在更換器械時需要將宮腔鏡一并退出,導致整個治療過程仍需較長的時間,且器械操作范圍有限,導致宮腔鏡視野頻繁更換,降低操作的連續性,影響治療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的單體式宮腔鏡器械操作推進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該推進器包括柱狀推進體,所述柱狀推進體的一側表面上設置有用于與宮腔鏡鏡體側壁嵌合的卡槽,柱狀推進體的另一側表面上設置有沿宮腔鏡鏡體軸向延伸的導向凹槽(橫向截面可以為弧狀)。
優選的,所述卡槽(具體指柱狀推進體與宮腔鏡鏡體的接觸面)的橫向截面為弧狀(弧度大于π,可以使柱狀推進體穩固的附著在宮腔鏡鏡體上,避免柱狀推進體脫落)。
優選的,所述柱狀推進體的長度小于宮腔鏡鏡體的長度。
優選的,所述柱狀推進體上設置有用于使所述卡槽與宮腔鏡鏡體相對滑動的推拉手柄(便于握持和操作)。
優選的,所述推拉手柄設置在柱狀推進體的一個端面上,柱狀推進體的另一個端面靠近(相比前述推拉手柄所在的端面)宮腔鏡鏡體前端(檢查影像采集端)。
優選的,所述柱狀推進體位于所述卡槽開口和導向凹槽開口之間的表面部分向外凸出(構成了柱狀推進體除了卡槽、導向凹槽、端面外的剩余表面),且該凸出的表面部分分為沿柱狀推進體縱向截面(以宮腔鏡鏡體軸向為縱向)對稱分布的兩段,其中每段向外凸出的表面的橫向截面為弧狀。
優選的,所述推進器可以配合窺器使用,也可以不使用窺器;例如,所述宮腔鏡鏡體和柱狀推進體及器械可以通過穿過窺器進入宮腔中,也可以采用陰道內鏡技術,不使用窺器,直接進宮腔鏡鏡體,宮腔鏡鏡體進入宮腔后,再用柱狀推進體將器械送入宮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本發明利用柱狀推進體的卡槽可以將導向凹槽沿宮腔鏡鏡體導入并固定在進入宮腔的通道內,使得器械可以在無宮腔鏡監視情況下快速、準確、無創的送入宮腔,且器械前端一旦進入宮腔鏡監視區域,則可以由醫生連續完成一定視野內不同角度和深淺位置(操作范圍更大、靈活性更強)上的病灶(宮腔內存在的息肉、胚物殘留或者宮腔粘連)的手術操作,使得治療過程操作簡單、不需要擴宮或擴宮尺寸減小,操作過程也更為安全,降低治療費用和時間,減輕治療痛苦程度,可以在門診完成相應的手術操作。同時,本發明的推廣應用還可以降低器械的成本費用(可以使用結構更為簡單的器械,器械無需復雜精細的結構設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重醫,未經張重醫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410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