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合山地油茶種植的保肥保水整地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4055.2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182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7 |
| 發明(設計)人: | 蔣小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B79/00 | 分類號: | A01B79/00;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中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66 | 代理人: | 阮梅 |
| 地址: | 425000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合 山地 油茶 種植 保肥保水 整地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合山地油茶種植的保肥保水整地方法,根據植物的種植密度,沿等高線曲線方向進行撩壕開溝,開溝時從山頂往山下進行開溝,溝與溝之間距離不小于3米,溝的寬度為80~100厘米,深度為60~80厘米,然后將溝周邊雜草灌木埋于溝內,并將開溝時挖出的土壤及周邊表土填入溝內,溝外上、下方地面整平,溝內填土至高于地面40~50厘米,形成80~100厘米寬的壟面,循環整地,形成多條用于種植植物的起壟面,壟面土壤自然下沉后,形成上坡面高度為20~30厘米、下坡面高度為40~50厘米的壟面。本發明開溝起壟的整地方法可更好的保持水土,保肥保水,能有效增加土壤的有機肥和透氣性,植物生長速度更快,結果更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適合山地油茶種植的保肥保水整地方法。
背景技術
油茶,經濟木本植物,是深根性植物,并且壽命相當的長,對土壤的要求比較嚴格,在發展種植過程中,土地的整理是一項重要的環節,直接關系到幼樹的生長及后期結果產量。
經濟木本植物多在坡地上種植,而坡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是地表徑流。水的流動帶走土壤,水土流失的程度與地表徑流量是成正比的。防止水土流失最好的措施則是整地。傳統大多采用全墾整地及開梯整地方法,這兩種整地方法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水土流失問題,但效果仍不理想,且采用上述整地方法種植經濟木本植物,生長速度慢、產量偏低。另外,傳統整地方法中砍山燒山會造成環境污染,不利于環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可更好的保持水土,保肥保水,能有效增加土壤的透氣性,植物生長速度更快,結果更多的適合山地油茶種植的保肥保水整地方法。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適合山地油茶種植的保肥保水整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①土地選擇,選擇土壤深厚,土層厚度在80cm以上,坡度在25度以下的緩坡地,土壤PH值在5.5~6.5之間;
②開溝,根據植物的種植密度,沿等高線的曲線方向進行撩壕開溝,開溝時從山頂往山下進行開溝,溝與溝之間的距離不小于3米,設置為與植物的種植行距相同,溝的寬度為80~100厘米,深度為60~80厘米;
③將溝周邊雜草灌木埋于溝內,雜草灌木腐爛后增加土壤下層的有機肥和土壤的透氣性;
④起壟,將開溝時挖出的土及周邊表土填入溝內,溝外上、下方地面整平,溝內填土至高于地面40~50厘米,形成80~100厘米寬的壟面;
⑤重復步驟②至④,從山頂往山下進行循環整地,形成多條用于種植植物的起壟面,壟面土壤自然下沉后,形成上坡面高度為20~30厘米、下坡面高度為40~50厘米的壟面。
進一步地,步驟①中,土地選擇PH值在5.5到6.5之間的紅壤土或黃壤土。
進一步地,步驟②中,開溝時挖出的土壤放在溝外下方。
進一步地,步驟③中,將溝外上方的雜草灌木埋于溝底。
進一步地,步驟④中,將溝外上方表土及開溝時挖出的土壤填于溝內。
進一步地,步驟②中,通過挖機挖出與挖機斗寬相適應的寬80~100厘米、深60~80厘米的撩壕溝。
進一步地,步驟⑤中,壟面土壤自然下沉10~20厘米。
由上述對本發明的描述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永州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永州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405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降低增材強化層粗糙度的裝置
- 下一篇:一種閉路式呼吸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