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熒光聚合微球的反光膜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3667.X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587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萬超;王其春;翟才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華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5/08 | 分類號: | G02B5/08;G02B5/124;H01L31/054 |
| 代理公司: | 浙江億維律師事務所 33319 | 代理人: | 王乃蒼 |
| 地址: | 21314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熒光 聚合 反光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熒光聚合微球的反光膜及制備方法,包括膠黏層、反光層、基材層,所述的膠黏層的上表面與所述的反光層的下表面連接,所述的反光層的上表面與所述的基材層的下表面連接,還包括熒光微結構層、阻隔層,所述的基材層的上表面與所述的熒光微結構層的下表面連接,所述的熒光微結構層內設置有熒光聚合微球,所述的熒光聚合微球內設置有熒光物質,且所述的熒光微結構層為微細立方角錐體分布形成,所述的微細立方角錐體與所述的阻隔層的下表面連接。將含熒光聚合微球的反光膜粘貼到焊帶部可以提高太陽能的轉化效率,且能夠將太陽光中短波長的光譜進行轉換或者吸收,提高了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反光膜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含熒光聚合微球的反光膜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太陽能作為一種綠色環保能源,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領域。光伏組件是一種將太陽的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半導體器件。傳統的焊帶直接焊接于電池片上并將相鄰電池片相互連接,由于焊帶本身具有一定的寬度,會遮蓋住電池片一部分受光面積,從而影響光線的利用率。為了提升焊帶部位太陽能的轉化效率,目前的解決方案為在焊帶表面貼反光條,但由于目前反光條結構等因素,無法對太陽光中短波長的光譜進行轉換或者吸收。因此,需要對現有的反光條進行改進或優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焊帶部位太陽能的轉化效率低、反光條結構等因素,無法對太陽光中短波長的光譜進行轉換或者吸收等缺陷,提供了一種新的含熒光聚合微球的反光膜及其制備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含熒光聚合微球的反光膜,包括膠黏層、反光層、基材層,所述的膠黏層的上表面與所述的反光層的下表面連接,所述的反光層的上表面與所述的基材層的下表面連接,還包括熒光微結構層、阻隔層,所述的基材層的上表面與所述的熒光微結構層的下表面連接,所述的熒光微結構層內設置有熒光聚合微球,所述的熒光聚合微球內設置有熒光物質,且所述的熒光微結構層為微細立方角錐體分布形成,所述的微細立方角錐體與所述的阻隔層的下表面連接。
膠黏層用于將反光膜粘接到其他物體上;反光層用于將太陽光進行反射并可阻隔環境中水汽和氧氣從而延長反光膜的壽命;基材層具有良好的抗形變能力和承載能力;熒光微結構層為熒光聚合微球、阻隔層提供容納空間或載體;熒光聚合微球內設置的熒光物質可將短波長光譜轉換為可見光和近紅外光,提高了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微細立方角錐體能夠增加與太陽光接觸的表面積,提高對太陽光的利用率;阻隔層可以對熒光微結構層進行防護,延長反光膜的壽命,且阻隔層與反光層從熒光微結構層兩側對水汽和氧氣起阻隔作用,即保護中間的熒光物質,防止其氧化。微細立方角錐體結構具有反光性能優異、穩定性好、加工效率高的特性。將含熒光聚合微球的反光膜粘貼到焊帶部可以提高太陽能的轉化效率,且能夠將太陽光中短波長的光譜進行轉換或者吸收,提高了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
作為優選,上述所述的一種含熒光聚合微球的反光膜,所述的熒光物質為量子點,所述的阻隔層為氧化硅層,所述的氧化硅層的厚度為0.05~0.6um。
量子點由于量子力學的奇妙規則而具有顯著的尺寸效應,基本上高于特定域值的光都可吸收,因此可以進一步提高太陽光的轉化率。氧化硅層具有耐疲勞性和耐老化性能,進一步改善含熒光聚合微球的反光膜的抗疲勞與抗老化性能。氧化硅層的厚度設置為0.05~0.6um,既能保證氧化硅層發揮抗疲勞與抗老化性能的效果,又能夠避免氧化硅層過厚而影響產品的對太陽光的轉化效果。
作為優選,上述所述的一種含熒光聚合微球的反光膜,所述的量子點為碳量子點,所述的碳量子點的吸收峰為260~450nm,所述的碳量子點的發射峰為500~720nm。
碳量子點具有很強的限制效應和邊緣效應,進一步提高太陽光的轉化率。
作為優選,上述所述的一種含熒光聚合微球的反光膜,所述的膠黏層的厚度5~30um,所述的膠黏層的粘性為50~250N/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華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常州華威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366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