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皮革結合鞣制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3090.2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604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1 |
| 發明(設計)人: | 陳錫;孟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辛集市宏四海皮革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4C3/08 | 分類號: | C14C3/08;C14C1/08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領皓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王春麗 |
| 地址: | 050000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皮革 結合 鞣制 工藝 | ||
本發明屬于皮革加工技術領域,提出了一種皮革結合鞣制工藝,包括以下步驟:A、將浸酸羊皮用聚乙烯亞胺、泊洛沙姆混合水溶液在35℃下洗滌30~40min;B、在洗滌后的浸酸羊皮中,加入4?氨基苯酚和環糊精包覆的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鞣制60~80min,加入乙酸酸化20~30min后,加入金屬氯化物,鞣制90~120min,加入碳酸氫鈉調節溶液pH值為4.0~6.0,再鞣制40min后水洗;C、將鞣制后的皮革進行中和、染色和加脂,得到皮革。通過上述技術方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無鉻鞣劑鞣制后皮革的收縮溫度第、穩定性差、強度低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皮革加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皮革結合鞣制工藝。
背景技術
鞣制是使生皮轉化為革的質變過程,而能將皮轉化為革的化學材料稱為鞣劑。在眾多鞣劑中,鉻鞣劑具有良好的鞣制效果,以鉻鞣劑鞣制的鉻具有很強的耐濕熱穩定性、耐儲存、手感柔軟豐滿、染色性能優良等性能,但是在鞣制過程中,割肉及的吸收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大量的鉻鞣劑殘留在鞣制廢液中,直接排放會對土壤、水造成嚴重的污染;而其他的鞣劑如植物鞣劑、非鉻金屬鞣劑、醛鞣劑、合成鞣劑在皮革鞣制過程中存在收縮溫度低、穩定性差和強度低等缺點。
因此,開發一種綠色皮革結合鞣劑,提高鞣制后皮革的性能,很有必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皮革結合鞣制工藝,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的無鉻鞣劑鞣制后皮革的收縮溫度第、穩定性差、強度低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皮革結合鞣制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A、將浸酸皮用聚乙烯亞胺、泊洛沙姆混合水溶液在35℃下洗滌30~40min;
B、在洗滌后的浸酸皮中,加入4-氨基苯酚和環糊精包覆的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鞣制60~80min,加入乙酸酸化20~30min后,加入金屬氯化物,鞣制90~120min,加入碳酸氫鈉調節溶液pH值為4.0~6.0,再鞣制40min后水洗;
C、將鞣制后的皮革進行中和、染色和加脂,得到皮革。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特征,步驟A中聚乙烯亞胺、泊洛沙姆混合水溶液中聚乙烯亞胺的質量百分濃度為1%,泊洛沙姆的質量百分濃度為5%。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特征,步驟B中4-氨基苯酚的加入量為浸酸皮重量的2.5~3%,環糊精包覆的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的加入量為浸酸皮質量的15~20%,金屬氯化物的加入量為浸酸皮質量的3.5~4.5%。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特征,步驟B中環糊精包覆的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由以下方法制備:將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用緩沖溶液溶解后加入環糊精,攪拌10~20min,得到環糊精包覆的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特征,所述緩沖溶液為氨-氯化銨緩沖溶液。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特征,所述環糊精與所述5,10,15,20-四(4-羧基苯基)卟啉的質量比為3:2。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特征,所述環糊精為β-環糊精。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特征,步驟B中金屬氯化物為氯化鐵、氯化鋁、氯化鋅或氯化銅。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辛集市宏四海皮革有限公司,未經辛集市宏四海皮革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309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