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位圖表的以太網VLAN段流分類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13009.0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829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國瑞;田昕 | 申請(專利權)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46 | 分類號: | H04L12/46;H04L47/2441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權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沈林華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圖表 以太網 vlan 分類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位圖表的以太網VLAN段流分類方法及系統,涉及數通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對網絡配置中的VLAN段配置分配分組號,將VLAN段的分組信息轉換為以各層VLAN ID為索引的分組號位圖表和標識是否匹配單層VLAN段的類型位圖表;以各層VLAN ID為索引查找分組號位圖表和類型位圖表,對查找結果進行邏輯運算,得到分組號;對分組號進行偏移處理,得到VLAN ID所屬VLAN段的段標識,完成查找關鍵字由VLAN ID向段標識的轉換;使用轉換后的查找關鍵字,匹配流分類表項。本發明將VLAN段場景的查找關鍵字中的VLAN ID轉換為段標識,能顯著降低VLAN段場景流分類的硬件表項資源使用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通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基于位圖表的以太網VLAN段流分類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虛擬局域網)是一組邏輯上的設備和用戶,這些設備和用戶并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根據功能、部門及應用等因素將它們組織起來,相互之間的通信就好像它們在同一個網段中一樣,由此得名虛擬局域網。在以太網數據幀(即數據報文)中,通過VLAN標簽來標識報文所屬VLAN及VLAN相關屬性,其中,VLAN ID即VLAN的標識號,范圍為0到4095(有效范圍是1-4094,0和4095都為協議保留值)。
隨著VLAN技術的發展,又出現了QinQ(802.1Q in 802.1Q,VLAN嵌套)技術,即將用戶私網VLAN標簽封裝在公網VLAN標簽中,使報文帶著兩層VLAN標簽穿越運營商的骨干網絡(公網)。該標準出自IEEE 802.1ad,它有效地擴展了VLAN數目,使VLAN的數目最多可達4096×4096個。同時,多個VLAN能夠被復用到一個核心VLAN中。QinQ場景下,外層VLAN(OVLAN)為SVLAN(Service VLAN,業務VLAN),內層VLAN(IVLAN)為CVLAN(Customer VLAN,用戶VLAN)。
流分類,即通過特定的業務流信息作為key(關鍵字)值,查找匹配規則,將同一端口進入的以太網報文分類,使之進入不同的業務進行轉發。因此,流分類,又可被稱為業務分類(Service Classification)。
對于數通IPRAN(Internet Protocol Radio Access Network,無線接入網IP化)設備而言,可將VLAN ID作為流匹配關鍵字來區分業務,即基于業務流劃分VLAN,使匹配上VLAN的流進入對應的業務,進行轉發。
NP(Network Processor,網絡處理器)芯片的業務處理流程如圖1所示:NP解析數據報文,若報文帶有VLAN標簽,獲取報文的VLAN標簽中的VLAN ID,然后以源端口+SVLAN ID(若存在)+CVLAN ID(若存在)作為查找關鍵字(lookup key),去匹配流分類表。
當從某特定端口進入的業務流,匹配上網絡配置的VLAN段(一段范圍內的VLANID)里的任一VLAN ID,例如:[100,200]區間內的VLAN ID,均能進入同一業務時,這樣的流匹配規則即為VLAN RANGE(VLAN段)。
目前常用的流匹配及分類的實現方式有:TCAM(Ternary Content AddressableMemory,三態內容尋址存儲器)查找和SRAM(Static RAM,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hash(散列函數)算法查找。其中,TCAM是一種三態內容尋址存儲器,所謂“三態”,即相比于SRAM而言,除了“0”和“1”兩個狀態外,還有一個“don’t care”狀態,它是通過掩碼來實現的。正是因為這種“三態”特征,使其既能進行精確匹配查找,又能進行模糊匹配查找。此外,TCAM表可以并行訪問,查找效率更高。
相比之下,SRAM沒有第三種狀態,只能精確查找,且為串行訪問。雖然hash查找法相對來說也比較快,但還是滿足不了高速實時通信系統(如40G/100G POS)的極速查找需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300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