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椎體撐開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2901.7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625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明(設計)人: | 趙軍;閆寒冰;張曉永;李文釗;董驤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納通醫學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納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02 | 分類號: | A61B17/02;A61B17/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孫寶海;闞梓瑄 |
| 地址: | 100089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撐開 裝置 | ||
本發明提出一種椎體撐開裝置,用以設置在一個椎體內并將椎體撐開。椎體撐開裝置包含主體、兩個支撐板以及撐開組件。主體具有內腔及分別連通于內腔的上開口和下開口。兩個支撐板分別設置于上開口和下開口,支撐板與主體滑動配合而能相對主體撐開。撐開組件包含螺桿及兩組齒輪軸。螺桿可旋轉地設置于內腔,螺桿呈管狀結構而具有管腔并開設有通孔。兩組齒輪軸分別位于螺桿的上方和下方。本發明能夠經由螺桿旋轉帶動兩組齒輪軸同步旋轉,兩組齒輪軸的頂推臂分別頂推兩個支撐板相對主體向外撐開。兩個支撐板未撐開時,兩個側壁的外表面和兩個支撐板的外表面共同界定一圓柱面或者一橢圓柱面,且圓柱面和橢圓柱面的對應軸線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脊柱椎體撐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椎體撐開裝置。
背景技術
當椎體因外傷導致壓縮性骨折,尤其伴隨有骨質疏松時,通常的處理方法包含:首先經椎弓根建立微創通道,然后使用專用器械恢復椎體的原有高度,再通過微創通道將骨水泥注入至椎體內部而使其固定。其中,現有的用于恢復椎體高度的器械提出采用球囊撐開或機械臂撐開等方式。
球囊結構不足之處在于支撐力較機械臂小,椎體壓縮骨折嚴重時無法完全撐開,恢復正常椎體高度,且對椎體內部整體擠壓后容易出現較大形腔,需填充更多的骨水泥,容易造成骨水泥泄露。目前市場上的機械臂結構分為向內側擠壓撐開或向兩端擠壓撐開兩種結構,向內側擠壓撐開結構的支撐點集中在上/下撐開片中心,撐開片在撐開過程中由于受力不均容易出現單側傾斜;向兩端擠壓撐開的結構將支撐點分布在上/下撐開片兩端,使上/下撐開片更平穩,但由于連接桿較小且無法確保處于在豎直方向,連接桿傾斜時容易持續受壓力產生疲勞彎曲、斷裂等,無法實現長久穩定固定,仍需借助填充骨水泥實現穩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受力均勻、應力分散、不易出現單側傾斜或疲勞彎曲斷裂等現象的椎體撐開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椎體撐開裝置,用以設置在一個椎體內并將所述椎體撐開。其中,所述椎體撐開裝置包含主體、兩個支撐板以及撐開組件。所述主體具有內腔及分別連通于所述內腔的上開口和下開口。所述兩個支撐板分別設置于所述上開口和所述下開口,所述支撐板與所述主體滑動配合而能相對所述主體撐開。所述撐開組件包含螺桿及兩組齒輪軸。所述螺桿沿第一水平方向可旋轉地設置于所述內腔,所述螺桿呈管狀結構而具有管腔,且所述螺桿的設有螺頭的一端開口而另一端封閉,所述螺桿開設有通孔。所述兩組齒輪軸分別位于所述螺桿的上方和下方,每組齒輪軸包含至少一根齒輪軸,所述齒輪軸沿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水平方向可旋轉地設置于所述內腔,所述齒輪軸設置有沿第二水平方向間隔分布的齒輪和頂推臂,所述齒輪與所述螺桿嚙合,所述頂推臂沿所述齒輪軸的徑向延伸。其中,所述椎體撐開裝置被配置為能夠經由所述螺桿旋轉帶動所述兩組齒輪軸同步旋轉,所述兩組齒輪軸的所述頂推臂分別頂推所述兩個支撐板相對所述主體向外撐開。其中,所述主體具有在第二水平方向上平行的兩個側壁,所述兩個側壁的外表面和所述兩個支撐板的外表面均包含圓柱弧面或者橢圓柱弧面,所述兩個支撐板未撐開時,所述兩個側壁的外表面和所述兩個支撐板的外表面共同界定一圓柱面或者一橢圓柱面,且所述圓柱面和所述橢圓柱面的對應軸線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
根據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主體具有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相對的兩個端壁,所述支撐板具有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相對的兩個端壁,所述兩個支撐板未撐開時,所述主體和所述兩個支撐板共同界定一圓柱體結構或者一橢圓柱體結構。
根據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螺桿上開設有多個所述通孔;其中,所述多個通孔沿第一水平方向間隔布置,和/或,所述多個通孔沿所述螺桿周向間隔布置。
根據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主體具有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相對的兩個端壁,所述兩個端壁上分別開設有調節孔,所述螺桿的兩端分別可旋轉地設置于兩個所述調節孔中,所述螺頭經由一個所述調節孔顯露于其中一個所述端壁的外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納通醫學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納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納通醫學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納通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290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協同濾波模型的物品推薦方法和系統
- 下一篇:一種模型訓練方法及相關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