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常壓頁巖氣水平井壓裂后排液測試油嘴調整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12862.0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960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5 |
| 發明(設計)人: | 李軍龍;楊海;朱炬輝;石孝志;陸麗;吳曉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3/12 | 分類號: | E21B43/12;E21B4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鵬程 |
| 地址: | 100007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常壓 頁巖 水平 井壓裂 后排 測試 油嘴 調整 方法 | ||
1.一種常壓頁巖氣水平井壓裂后排液測試油嘴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整個排液測試階段劃分為純液相流—見氣初期—氣增液降—氣液穩定四個階段,確定井口壓力、返排液礦化度、階段產氣量、氣液比四個關鍵指標,通過對所述四個階段的關鍵指標之一或多個關鍵指標的組合的分析,確定油嘴調整時機;常壓頁巖氣水平井壓裂完成后開井排液,第一個階段為純液相流階段,此階段只有液體排出,觀察返排液礦化度指標,根據礦化度48h內增幅是否大于20%判斷油嘴調整時機,直到見氣為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常壓頁巖氣水平井壓裂后排液測試油嘴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純液相流階段中,如果返排液礦化度指標保持相對穩定,48h內增加幅度小于20%,則一個油嘴制度排液72-120h后即可以1mm為單位逐級增大,如果48h內礦化度增幅超過20%,則立即增加1mm油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常壓頁巖氣水平井壓裂后排液測試油嘴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見氣初期,是指有氣體排出但階段排液量無明顯降低的階段,見氣初期階段觀察井口壓力和階段產氣量兩項指標,根據井口壓力能否保持穩定或增加以及階段產氣量增加速率綜合決定油嘴調整時機,并判斷排液是否進入到氣增液降階段。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常壓頁巖氣水平井壓裂后排液測試油嘴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見氣初期階段中,井口壓力持續下降同時階段產氣量沒有明顯增加,則保持原有工作制度不變,當出現下述兩種情況之一后逐級增加油嘴:
(a)井口壓力在6~12小時內保持穩定或持續增加;
(b)階段產氣量連續12小時增加,且每小時增幅超過5%;
執行增加油嘴的程序直到(a)、(b)兩種狀態均不再出現;
當(a)、(b)兩種狀態都不再出現時則表明當前的油嘴制度已不能滿足氣產量的要求,氣相滲透率不能有效釋放,此時進入氣增液降階段。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常壓頁巖氣水平井壓裂后排液測試油嘴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增液降階段是增大井底流動壓差,氣增液降階段參考指標為井口壓力、氣液比和返排液礦化度,三項指標中有兩項滿足調整要求后即可增大油嘴,至多滿足一個時則定義排液進入氣液穩定階段。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常壓頁巖氣水平井壓裂后排液測試油嘴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項指標中有兩項滿足調整要求后即可增大油嘴具體是指:
(a)氣液比連續12小時增大且每小時增幅大于10%;
(b)井口壓力下降幅度小于0.03MPa/h或上漲;
(c)返排液礦化度48小時內增幅大于30%;
執行增加油嘴的程序直到直到(a)、(b)、(c)至多出現一種時。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常壓頁巖氣水平井壓裂后排液測試油嘴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進入氣液穩定階段后井口壓力和階段排液量相對趨于穩定,氣液穩定階段參考指標為階段產氣量,它會隨油嘴的增加而增大,增幅受控于儲層內氣體飽和度的大小。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常壓頁巖氣水平井壓裂后排液測試油嘴調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增加1mm油嘴12h后階段產氣量增幅是否低于100m3/h決定是否增加油嘴,執行增加油嘴的程序直到階段產氣量滿足增加1mm油嘴12h后階段產氣量增幅低于100m3/h,根據此時測試產量大小選擇關井復壓復測一次或結束排液測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286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新能源機動車能量回收發電系統
- 下一篇:管段式在線含水分析儀探棒防沾油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