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純電動汽車的分體式高壓配電盒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12822.6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456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5 |
| 發明(設計)人: | 黃紅波;劉爽;吳杰余;周坤;朱禹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6/023 | 分類號: | B60R16/023;B60L3/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權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唐勇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汽車 體式 高壓 配電 | ||
1.一種純電動汽車的分體式高壓配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體式高壓配電盒包括:
第一高壓配電盒(100),所述第一高壓配電盒(100)嵌入在電池包(200)內部,所述第一高壓配電盒(100)包括絕緣護套殼體和位于絕緣護套殼體內的繼電器和對外輸出端口,所述絕緣護套殼體上開設有用于向外伸出所述對外輸出端口的安裝孔(116);
第二高壓配電盒(300),所述第二高壓配電盒(300)嵌入在電池包(200)內部,所述第二高壓配電盒(300)包括絕緣外殼和設置在絕緣外殼內的導電體和后驅電機接口(310),所述絕緣外殼上開設有用于向外伸出所述后驅電機接口(310)和導電體的通孔(308),所述絕緣外殼上設有熔斷器蓋板(305),在熔斷器蓋板(305)內設有熔斷器(309),所述熔斷器(309)與導電體連接,所述導電體與電池包(200)電連接;
所述對外輸出端口包括快充接口(106)、前驅電機接口(105)及高壓附件接口(107),所述快充接口(106)、前驅電機接口(105)和高壓附件接口(107)位于絕緣護套殼體內,所述繼電器包括主回路負極繼電器(109)、快充負極繼電器(110)、快充正極繼電器(112)、主回路正極繼電器(111);
所述主回路正極繼電器(111)的輸入端與電池包(200)的正極連接,所述主回路負極繼電器(109)的輸出端與電池包(200)的負極連接,所述主回路正極繼電器(111)的輸出端分別連接快充正極繼電器(112)的輸入端、高壓附件接口(107)的正極和前驅電機接口(105)的正極;
所述主回路負極繼電器(109)的輸入端分別連接快充負極繼電器(110)的輸出端、高壓附件接口(107)的負極和前驅電機接口(105)的負極,所述快充正極繼電器(112)的輸入端連接快充接口(106)的正極,所述快充負極繼電器(110)的輸出端連接快充接口(106)的負極;
所述繼電器還包括預充繼電器(113)和預充電阻(114),所述預充電阻(114)的一端與預充繼電器(113)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預充電阻(114)的另一端與電池包(200)正極連接,所述預充繼電器(113)的輸出端與主回路正極繼電器(111)的輸出端連接;
所述絕緣護套殼體內還設有電流互感器(108)、正極銅排端口(118),負極銅排端口(119)、后驅正極端口(120)、后驅負極端口(121),所述正極銅排端口(118)與電池包(200)正極連接,所述負極銅排端口(119)與電池包(200)負極連接,所述負極銅排端口(119)穿入在電流互感器(108)內;
所述后驅正極端口(120)與主回路正極繼電器(111)的輸出端連接,所述后驅負極端口(121)與主回路負極繼電器(109)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后驅正極端口(120)和后驅負極端口(121)分別通過銅排(400)與后驅電機接口(310)的正極和負極連接;
所述主回路負極繼電器(109)的輸入端和主回路正極繼電器(111)的輸出端之間連接有Y電容(12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純電動汽車的分體式高壓配電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絕緣護套殼體內還設有PCB板(104)和絕緣隔板(103),所述PCB板(104)與繼電器電連接,所述PCB板(104)用于控制繼電器通斷,所述絕緣隔板(103)位于PCB板(104)的頂部,所述絕緣護套殼體內設有安裝柱(117),所述PCB板(104)和絕緣隔板(103)通過螺釘固定在安裝柱(117)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純電動汽車的分體式高壓配電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導電體包括正極導電體(311)和負極導電體(312),所述正極導電體(311)連接在電池包(200)的電池正極,所述負極導電體(312)連接在電池包(200)的電池負極,所述熔斷器(309)兩端分別與正極導電體(311)和負極導電體(312)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2822.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