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組合式一體化污水深度處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2280.2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5394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錢進;陳誠;王忠;王旭東;徐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舜維環境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天宇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 地址: | 2142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組合式 一體化 污水 深度 處理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組合式一體化污水深度處理裝置,反應槽本體內設有隔板將反應槽本體分隔為四個區域,生物轉軸遠離過濾區的端部設有一號傳輸鏈輪,生物轉軸位于過濾區內的端部設有二號傳輸鏈輪,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設有驅動鏈輪,驅動鏈輪和一號傳輸鏈輪通過一號環形鏈條連接,生物轉軸上設有兩限位板,一號傳輸鏈輪上設有一號螺紋孔,生物轉軸上設有二號螺紋孔,一號螺紋孔和二號螺紋孔通過螺栓旋接;兩個過濾區內設有纖維轉盤過濾器,空心轉軸一端設有三號傳輸鏈輪,三號傳輸鏈輪和二號傳輸鏈輪通過二號環形鏈條連接。本發明中生物轉盤和纖維轉盤過濾器,在檢修時可一備一用運行,保證了處理的連續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組合式一體化污水深度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生物轉盤法處理污 /廢水已有 50余年的歷史,是生物膜法處理廢水技術的一種,它是從生物濾池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已廣泛應用于各種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處理。
生物轉盤是由一系列安裝在水平轉軸上的圓盤組成的,廢水以一定的流率進入氧化槽,盤片部分浸沒于水 中,當盤片以較低的線速度在槽內轉動時,吸附在盤片上的微生物與廢水中的有機物和空氣中的氧交替接觸,進行兼性厭氧和有氧消化,使其中的有機物和某些離子得到降解,從而達到凈化廢水的目的。
影響生物轉盤處理廢水的因素有盤片材料、轉速、水力停留時間、有機負荷及水力負荷、轉盤級數、溫度、盤片浸沒面積等,而其中盤片上生物的總量大小,以及生物附著的牢固程度、水中溶解氧是否充足是關鍵的因素,它的性能直接決定著轉盤的除污效果。生物轉盤有轉盤長期不清理容易板結、堵死,而現有技術中的生物轉盤清理時又需要停機進行清理,且生物轉盤處理后存在較多雜質,還不能直接排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組合式一體化污水深度處理裝置。
本發明的創新點在于本發明中雙生物轉盤和雙纖維轉盤過濾器的組合使用,節約占地和投資,并且結構簡單,易于操作,維修少,操作安全性高,在檢修時可一備一用運行,保證了處理的連續性。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組合式一體化污水深度處理裝置,包括反應槽本體,反應槽本體內設有截面為十字形的隔板將反應槽本體分隔為四個區域,四個區域包括兩個生物反應區、兩個過濾區,兩個生物反應區分別為一號生物反應區和二號生物反應區,兩個過濾區分別為一號過濾區和二號過濾區,一號生物反應區和一號過濾區通過過水孔連通,二號生物反應區和二號過濾區通過過水孔連通;兩個生物反應區內均設有生物轉盤,所述生物轉盤包括生物轉軸和位于生物轉軸上的圓柱狀轉盤,圓柱狀轉盤外壁為圓柱狀網板,圓柱狀轉盤內通過網板將圓柱狀轉盤內分隔為若干隔倉,每個隔倉內均設有若干生物填料球,所述兩個生物反應區內的生物轉軸兩端均伸出生物反應區,生物轉軸兩端和生物反應區的壁體通過軸承連接,生物轉軸遠離過濾區的端部設有一號傳輸鏈輪,生物轉軸位于過濾區內的端部設有二號傳輸鏈輪,反應槽本體上設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輸出軸上設有驅動鏈輪,驅動鏈輪和兩個一號傳輸鏈輪通過一號環形鏈條連接,生物轉軸上設有兩限位板,限位板位于一號傳輸鏈輪的兩側,所述一號傳輸鏈輪上設有一號螺紋孔,生物轉軸上設有二號螺紋孔,一號螺紋孔和二號螺紋孔通過螺栓旋接;兩個過濾區內均設有纖維轉盤過濾器,所述纖維轉盤過濾器包括空心轉軸和纖維轉盤,所述空心轉軸的兩端和過濾區的壁體通過軸承連接,所述空心轉軸近生物反應區的一端設有三號傳輸鏈輪,三號傳輸鏈輪和二號傳輸鏈輪通過二號環形鏈條連接;所述生物反應區遠離過濾區的一端設有進水口,進水管通過兩進水分管和兩個生物反應區的進水口連通,所述兩進水分管上均設有分管閥門,所述過濾區的空心轉軸處為出水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舜維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江蘇舜維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228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