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精度黃銅帶的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1841.7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492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林思程;朱偉康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浙銅五星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9/02 | 分類號: | C22C9/02;C22C9/00;C22F1/08;B22D27/08;B22D1/00;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溫州甌越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呂晉英 |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麗***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精度 黃銅 配方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高精度黃銅帶的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黃銅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成成分:銅65%-73%、錫2.5%-4.5%、鎳1%-1.5%、硼1.5%-3.5%和鋅0.5%-0.8%,余量為不可避免雜質。
2.根據所述權利要求1的一種高精度黃銅帶的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按照質量百分比選取成分原料,熔化城熔融狀態,均勻攪拌,澆筑形成坯錠;
S2、對坯錠進行修整,鋸除兩端的澆筑缺陷,并對各個表面進行銑削,去除澆筑砂眼,然后投入加熱爐中進行預熱,形成預熱坯錠;
S3、完成加熱的鑄錠取出,并將其放置于可逆熱軋機中進行反復軋制,軋制完成后進行常溫冷卻,將冷卻后的坯料進行雙面銑,得到初軋板材;
S4、對初軋板材進行銑面處理,銑削量為單面0.6毫米至0.8毫米,銑削速度4.5米每分鐘至5.5米每分鐘,銑削精度為縱向厚度公差±0.15毫米,橫向厚度公差為±0.1毫米,得到銑面板材;
S5、對銑面板材進行精軋處理,得到厚度為2.34毫米的板材,且厚度公差為±0.03毫米,得到精軋板材;
S6、對精軋板材進行退火處理,得到退火板材;
S7、對退火板材一次進行拉彎矯直處理以及縱剪精整處理,然后進行清洗包裝,即可完成高精度黃銅帶的制備。
3.根據所述權利要求2的一種高精度黃銅帶的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驟還包括鑄造預處理,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P1、將各原料在高溫路中加熱,形成溶液那個狀態,撈取液面灰渣;
P2、采用攪拌桿件對銅水從上到下進行攪拌,使得銅水各部位成分和溫度均勻,使銅水內的氣體向外溢出;
P3、將銅水靜置除氣,銅水溫度達到1040攝氏度至1100攝氏度范圍之間出爐;
P4、對銅水進行澆筑,在銅水內施加不同頻率的振動,改變銅水的流動狀態和凝固條件,對銅水中初始粗大的柱狀晶粒進行破壞,加強細化晶粒;
P5、自然冷卻即可完成坯錠的澆筑。
4.根據所述權利要求2的一種高精度黃銅帶的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驟的預熱溫度為300攝氏度至450攝氏度,預熱時間為20分鐘至25分鐘。
5.根據所述權利要求2的一種高精度黃銅帶的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驟的反復軋制包括八道次軋制,且依次厚度為14.7毫米-12.4毫米-10.6毫米-8.8毫米-6.9毫米-5.6毫米-4.8毫米-3.8毫米-3.2毫米。
6.根據所述權利要求2的一種高精度黃銅帶的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驟的精軋處理包括三道次,厚度依次為3.2毫米-2.9毫米-2.5毫米-2.34毫米。
7.根據所述權利要求2的一種高精度黃銅帶的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步驟的退火溫度為440攝氏度至520攝氏度,升溫速率為90攝氏度每小時至110攝氏度每小時,保溫時間為8小時至10小時,出爐溫度為70攝氏度至80攝氏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浙銅五星金屬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浙銅五星金屬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184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