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非易失性存儲器的操作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1779.1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839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君宇;劉璟;謝元祿;霍長興;張坤;呼紅陽;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11C13/00 | 分類號: | G11C13/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巖 |
| 地址: | 10002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非易失性存儲器 操作方法 裝置 存儲 介質 | ||
一種用于非易失性存儲器的操作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方法包括選取多個存儲單元并進行第一讀取操作,以根據第一電流閾值確定第一讀取結果;對多個存儲單元進行第二讀取操作,以根據第二電流閾值確定第二讀取結果;第二電流閾值大于第一電流閾值;對多個存儲單元進行第三讀取操作,以根據第三電流閾值確定第三讀取結果;第三電流閾值小于第一電流閾值;對第一讀取結果和第二讀取結果不一致的存儲單元進行改寫操作,使讀取電流都大于第二電流閾值;對第一讀取結果和第三讀取結果不一致的存儲單元進行改寫操作,使讀取電流都小于第三電流閾值。本發明可對未被訪問的存儲單元進行數據恢復,并降低電路開銷和功耗,同時不會產生額外的時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非易失性存儲器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非易失性存儲器的操作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工藝節點的降低以及芯片面積的增大,芯片容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在現有的非易失性存儲器中,通常包含幾千至幾十億個存儲單元,由于工藝的不一致性,以及其他各種各樣的外界因素,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其中的個別存儲單元產生數據錯誤。
以阻變存儲器(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RRAM)為例,RRAM是一種非易失性存儲器,可以通過阻值的變化來實現數據的區分,若電阻的阻值發生漂移,則其中存儲的數據可能會跟著發生變化,從而產生數據錯誤。例如,一個存儲單元的阻值為A,存儲的數據為“0”,當該存儲單元發生阻值漂移后,阻值變為B,存儲的數據也變為“1”,可以看出,數據發生了翻轉,產生了數據錯誤。類似的,存儲單元中的數據也可以由“1”變為“0”。
通常情況下,阻值漂移是緩慢連續的,往往不是在某一個時刻突然跳躍式發生,即數據不會突然由一個強壯的“1”變成強壯的“0”,或是由強壯的“0”變成強壯的“1”,而是緩慢地發生變化。例如,由強壯的“1”變成弱“1”,此時還是一個正確的數據,但隨著阻值進一步漂移,到了某一個階段,就是“1”和“0”之間的模糊地帶,這時數據就會發生錯誤了。再到下一個階段,可能會漂移到一個弱“0”,此時數據徹底發生錯誤,除非借助外界糾錯機制,否則已經無法糾正。
目前,在存儲器電路中,為了解決上述的阻值漂移導致的數據錯誤,通常會在系統中加一個ECC糾錯機制,外加一些冗余資源,完成對存儲數據少量錯誤的糾正。但是這種方式存在著一些缺陷。例如:硬件開銷和功耗開銷較大,而且會在每次存取時,帶來額外的時延,此外,現有的方法是在錯誤發生后去糾正,這樣存儲單元中的錯誤數據并沒有被糾正,只是在送給外界接收端時被糾正了而已,隨著存儲單元中的錯誤數據越來越多,終會超過ECC糾錯機制的能力上限。因此,亟需一種用于非易失性存儲器的操作方法,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非易失性存儲器的操作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以對未被訪問的存儲單元進行數據恢復,并降低電路開銷和功耗。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非易失性存儲器的操作方法,包括:
從非易失性存儲器中選取多個存儲單元;
對所述多個存儲單元進行第一讀取操作,得到各個存儲單元的第一讀取結果;所述第一讀取結果根據第一電流閾值以及存儲單元的讀取電流確定;
對所述多個存儲單元進行第二讀取操作,得到各個存儲單元的第二讀取結果;所述第二讀取結果根據第二電流閾值以及存儲單元的讀取電流確定;所述第二電流閾值大于所述第一電流閾值;
對所述多個存儲單元進行第三讀取操作,得到各個存儲單元的第三讀取結果;所述第三讀取結果根據第三電流閾值以及存儲單元的讀取電流確定;所述第三電流閾值小于所述第一電流閾值;
獲取所述第一讀取結果和第二讀取結果不一致的存儲單元,得到第一待校正存儲單元;
獲取所述第一讀取結果和第三讀取結果不一致的存儲單元,得到第二待校正存儲單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177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