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循環扇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1635.6 | 申請日: | 2020-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692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小平;唐清生;陳偉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米互聯科技(廣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25/10 | 分類號: | F04D25/10;F04D29/52;F04D29/54;F04D29/6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力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507 | 代理人: | 胡慶陸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倫教街道辦***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循環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循環扇,包括機體和底座,所述機體包括扇葉、前殼、后殼及用于驅動所述扇葉轉動的風機電機,所述前殼與所述后殼接合并構成一容置空間,所述扇葉設置在所述容置空間中;所述底座上設有支撐組件,所述支撐組件上設置有敞口的收納殼,所述收納殼相對于支撐桿組件固定不動,所述收納殼內安裝有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具有第一轉向方向的第一轉動組件和具有第二轉向方向的第二轉動組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家用電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循環扇。
背景技術
與傳統的電風扇相比,循環扇可以讓風沿著一定的方向呈螺旋形吹出,隨著扇葉攪動,可形成螺旋形的柱狀風。
一般情況,循環扇吹出來的風距離較遠,具有較好的定向性,這樣的風與周邊空氣的接觸面更大,將周圍的空氣打散,帶動更多的空氣參與室內空氣循環,加速室內的空氣流通,從而平衡室內溫度。
目前,現有的循環扇上只有左右擺動功能,而無法上下擺動,使得上下送風的角度不能根據生活的需求進行調節改變,無法滿足使用者對循環扇上下送風角度可調的需求,尚有改進的空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循環扇,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調節循環扇的送風角度,滿足了用戶對循環扇送風角度的需求。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循環扇,包括:
機體,包括扇葉、前殼、后殼及用于驅動所述扇葉轉動的風機電機,所述前殼與所述后殼接合并構成一容置空間,所述扇葉設置在所述容置空間中;
底座,設有支撐組件,所述支撐組件上設置有敞口的收納殼,所述收納殼相對于支撐桿組件固定不動,所述收納殼內安裝有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具有第一轉向方向的第一轉動組件和具有第二轉向方向的第二轉動組件。
在本發明的循環扇中,所述第一轉動組件包括第一活動架和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在所述收納殼上,所述第一活動架可轉動連接至所述第一固定架。
在本發明的循環扇中,所述第二轉動組件包括用于安裝所述風機電機的第二固定架和第二活動架,第二固定架可轉動安裝在所述第一活動架上,第二活動架可轉動安裝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
在本發明的循環扇中,所述后殼包括后網罩,所述后網罩上設置有后殼收納腔,所述第一活動架、第一固定架、第二固定架和第二活動架均安裝在所述后殼收納腔內。
在本發明的循環扇中,所述第一活動架與所述第一固定架形成U字型結構。
在本發明的循環扇中,所述后殼收納腔由所述后殼向所述容置空間凹陷所形成的凹槽,所述后殼收納腔的寬度大于所述第一轉動組件的寬度。
在本發明的循環扇中,所述第一轉動組件上還設有第一驅動件和第一傳動件,所述第一驅動件安裝在所述第一活動架上,用于驅動所述第一傳動件帶動所述第二固定架及第二活動架轉動。
在本發明的循環扇中,所述第一活動架和第一固定架均呈L型結構,所述第一驅動件安裝在所述第一活動架的水平端與所述第一固定架的水平端之間。
在本發明的循環扇中,所述第二轉動組件還包括第二驅動件和第二傳動件,所述第二驅動件安裝在所述第二活動架上,用于驅動所述第二傳動件帶動所述第二固定架相對所述第二活動架轉動。
在本發明的循環扇中,所述第二傳動件包括驅動齒輪和與所述驅動齒輪傳動連接的從動齒輪,所述驅動齒輪安裝在所述第二驅動件的輸出端上,所述從動齒輪固定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請設計了一種循環扇,由于驅動機構包括第一轉動組件和第二轉動組件,以便可以通過第一轉動組件及第二轉動組件進行機體的轉動方向進行調整,從而滿足了用戶對循環扇送風角度的需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米互聯科技(廣東)有限公司,未經云米互聯科技(廣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163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