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雙饋風電系統(tǒng)諧波源等效模型的建立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010411375.2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0702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邵振國;洪語蔚;鄭文迪;鄧宏杰;許昊鉑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H02J3/01;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創(chuàng)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錢莉;蔡學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饋風電 系統(tǒng) 諧波 等效 模型 建立 方法 | ||
1.一種雙饋風電系統(tǒng)諧波源等效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將雙饋風電系統(tǒng)劃分為網側變換器、轉子側變換器和雙饋電機三個模塊,考慮電容濾波作用與頻率偏移作用,按照雙饋風電并網拓撲結構建立三個模塊的諧波發(fā)射機理等效模型;
從諧波發(fā)射機理等效模型的離網狀態(tài),求開路諧波電壓,從諧波發(fā)射機理等效模型的網側短路狀態(tài),求短路諧波電流;
計算等效電阻并以此建立諧波源等效模型;
所述網側變換器與所述轉子側變換器的諧波發(fā)射機理等效模型均為受控電壓源,控制量為直流電容電壓Udc;
在不考慮頻率偏移時,網側變換器交流側電壓Ug與轉子側變換器交流側電壓Ur表達式如下:
網側變換器交流側電壓Ug為:
其中,
式中,M=U0/Uc表示調制比,U0、Uc分別為正弦調制波和三角載波的幅值,n與m分別為調制波和三角載波的索引變量,ωc表示三角載波的角頻率,ω1表示基波角頻率;
轉子側變換器交流側電壓Ur為:
其中,
式中,Mr=Ur/Uc表示調制比,n1與m1分別為調制波和三角載波的索引變量,ωc表示三角載波的角頻率,ω2表示轉子側角頻率;
當雙饋電機定轉子間發(fā)生50Hz的頻率偏移后,網側變換器交流側電壓Ugh與轉子側變換器交流側電壓Urh表達式分別如下:
所述雙饋電機的諧波發(fā)射機理等效模型包括網側回路與轉子側回路;
所述網側回路并聯(lián)在電網電壓U1上,回路包括串聯(lián)的網側變換器等效阻抗與網側變換器交流側電壓等效的受控電壓源;
所述轉子側回路包括串聯(lián)的轉子側變換器等效阻抗、電機定子等效阻抗、勵磁支路等效阻抗與轉子側變換器交流側電壓等效的受控電壓源;
所述從諧波發(fā)射機理等效模型的離網狀態(tài),求開路諧波電壓具體為:令雙饋電機的發(fā)射機理等效模型中的電網電壓U1為開路,求解出此時的開路諧波電壓;
所述開路諧波電壓Uoc的表達式為:
式中,Ugh為網側變換器交流側電壓,Urh為轉子側變換器交流側電壓,Zm為勵磁支路等效阻抗,Zg為網側變換器等效阻抗,Zs為電機定子等效阻抗,Zr為轉子側變換器等效阻抗;
所述從諧波發(fā)射機理等效模型的網側短路狀態(tài),求短路諧波電流具體為:令雙饋電機的發(fā)射機理等效模型中的電網電壓U1為短路,求解出此時的短路諧波電流;
短路諧波電流包括網側短路諧波電流Igk與轉子側諧波短路電流Irk,表達式為:
式中,Ugh為網側變換器交流側電壓,Urh為轉子側變換器交流側電壓,Zg為網側變換器等效阻抗,Zs為電機定子等效阻抗,Zr為轉子側變換器等效阻抗;
所述計算等效電阻并建立諧波源等效模型具體為:
對于網側變換器,等效電阻為:
對于轉子側變換器,等效電阻為:
式中,Uoc為開路諧波電壓,Igk為網側短路諧波電流,Irk為轉子側諧波短路電流;
建立的諧波源等效模型包括網側變換器回路與轉子側變換器回路;其中網側變換器回路包括串聯(lián)的網側變換器的等效電阻Reqg以及開路諧波電壓等效的電壓源Uoc;其中轉子側變換器回路包括串聯(lián)的轉子側變換器的等效電阻Reqr以及開路諧波電壓等效的電壓源Uoc。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州大學,未經福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137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