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中國臺灣藜殼發酵產物和其用途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11373.3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676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肇麟;陳如茵;蔡美珠;陳紀樺;吳家駒;高均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A61K36/185;A61P1/00;C12R1/225;C12R1/25;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林彥 |
| 地址: | 中國臺灣***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國臺灣 發酵 產物 用途 | ||
1.一種制備中國臺灣藜殼發酵產物的方法,其包含:
(1)將中國臺灣藜殼研磨成中國臺灣藜殼粉末;
(2)將所述的中國臺灣藜殼粉末滅菌干燥獲得經滅菌干燥中國臺灣藜殼粉末;
(3)將所述的經滅菌干燥中國臺灣藜殼粉末與糖、釀酒酵母、戊糖乳桿菌、食竇魏斯氏菌、類植物乳桿菌、木聚醣酶和水混合成混合物;
(4)將所述的混合物于15℃至35℃下厭氧發酵12至36小時后,藉由高溫滅菌停止發酵反應并獲得中國臺灣藜殼發酵混合物;及
(5)將所述的中國臺灣藜殼發酵混合物干燥獲得所述的中國臺灣藜殼發酵產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于步驟(3)中,所述的經滅菌干燥中國臺灣藜殼粉末與糖的重量比為5:1至15:1。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于步驟(3)中,以所述的經滅菌干燥中國臺灣藜殼粉末的重量為基礎,釀酒酵母的量為1x?106CFU/g至9x?1010CFU/g。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于步驟(3)中,戊糖乳桿菌、食竇魏斯氏菌及類植物乳桿菌系呈乳酸菌混合物的型態;其中戊糖乳桿菌與食竇魏斯氏菌的菌數比為2:1至1:6,及食竇魏斯氏菌與類植物乳桿菌的菌數比為4:1至1:3;且其中以所述的經滅菌干燥中國臺灣藜殼粉末的重量為基礎,所述的乳酸菌混合物中的總菌數為2.5x?103CFU/g至10x106CFU/g。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于步驟(3)中,以所述的經滅菌干燥中國臺灣藜殼粉末的重量為基礎,所述的木聚醣酶的量為0.5unit/g至3unit/g。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于步驟(3)中,以所述的經滅菌干燥中國臺灣藜殼粉末的重量為基礎,所述的水的量為0.6mL/g至2mL/g。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于步驟(4)中,所述的混合物的所述的發酵溫度為25℃,且所述的發酵時間為24小時。
8.根據權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于步驟(4)中,所述的高溫滅菌系以100℃
的水蒸煮20分鐘。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于步驟(5)中,所述的干燥系在65℃至95℃下進行。
10.一種根據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方法所獲得的中國臺灣藜殼發酵產物。
11.一種益生元組合物,其包含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中國臺灣藜殼發酵產物。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益生元組合物,其進一步包含一或多種選自由半乳寡糖、果寡糖、木寡糖、難消化性麥芽糖糊精、菊糖、異麥芽寡糖、乳糖醇、乳果糖、反式半乳寡糖、大豆寡糖和麥麩所組成的群的額外益生元。
13.一種培養益生菌的方法,其包含將所述的益生菌于適當的條件下培養于含有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中國臺灣藜殼發酵產物或根據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益生元組合物的培養基中。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益生菌系選自由下列所組成的群:艾克曼菌、擬桿菌、雙歧桿菌、腸球菌、普拉梭菌、乳桿菌、摩根氏桿菌、顫螺菌、顫桿菌、副薩特氏菌、丙酸桿菌、消化鏈球菌、足球菌、和鏈球菌。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益生菌系選自由下列所組成的群:發酵乳桿菌、植物乳桿菌、和動物雙歧桿菌動物亞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未經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137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城市空氣治理的廢氣處理裝置
- 下一篇:一種應用于避雷器帶電檢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