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用電池單元的冷卻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0585.X | 申請日: | 2020-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95269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17 |
| 發明(設計)人: | 山岸洋介;堤理永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M10/613 | 分類號: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7;H01M10/6568;B60L58/26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劉建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用電 單元 冷卻 結構 | ||
1.一種車輛用電池單元的冷卻結構,其具備:
多個電池模塊,它們在車寬方向上至少排列配置有兩個,且在車輛的前后方向上至少排列配置有兩個;
多個電池冷卻部,它們配置于在所述車寬方向上排列配置的至少兩個所述電池模塊的下方,且在內部具有供冷卻介質通過的冷卻介質通路;
供給配管,其向所述多個電池冷卻部導入冷卻介質;
排出配管,其從所述多個電池冷卻部排出所述冷卻介質;以及
電池殼體,其收容所述多個電池模塊、所述多個電池冷卻部、所述供給配管及所述排出配管,
其中,
所述供給配管具備供給配管部,該供給配管部通過在所述車寬方向上排列配置的至少兩個所述電池模塊之間,且將所述多個電池冷卻部彼此進行連結,
所述排出配管具備排出配管部,該排出配管部通過在所述車寬方向上排列配置的至少兩個所述電池模塊之間,且將所述多個電池冷卻部彼此進行連結,
所述供給配管部及所述排出配管部具有能夠沿所述前后方向伸縮的樹脂制的波紋配管部、以及沿所述車寬方向彎折的樹脂制的曲線配管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電池單元的冷卻結構,其中,
所述供給配管及所述排出配管以高度大致恒定的方式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輛用電池單元的冷卻結構,其中,
各電池冷卻部具備:供給側連接部,其連接于所述供給配管部的供給配管接合部;以及排出側連接部,其連接于所述排出配管部的排出配管接合部,
所述供給側連接部及排出側連接部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偏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用電池單元的冷卻結構,其中,
所述供給側連接部與排出側連接部之間、以及所述供給配管接合部與所述排出配管接合部之間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車寬方向上相重疊。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用電池單元的冷卻結構,其中,
所述電池殼體具有沿所述車寬方向延伸的橫梁,
所述供給配管及所述排出配管通過所述橫梁的上方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
所述曲線配管部在越過所述橫梁將電池冷卻部彼此進行連結的區域中具有S字形狀,在未越過所述橫梁將電池冷卻部彼此進行連結的區域中具有V字形狀。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車輛用電池單元的冷卻結構,其中,
各電池模塊在底部具備板狀的底板,
所述底板在所述車寬方向的兩端部中,在沿所述前后方向分開的兩個固定部處固定于所述電池殼體,
各電池冷卻部具備:供給側連接部,其連接于所述供給配管部的供給配管接合部;以及排出側連接部,其連接于所述排出配管部的排出配管接合部,
在所述底板中,在與所述供給配管部及所述排出配管部對置的一側,且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的所述兩個固定部之間設置有凹部,
所述供給側連接部及排出側連接部在所述前后方向上配置于所述兩個固定部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0585.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輛用電池單元
- 下一篇:回收2-酮-L-古洛糖酸的改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