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門護板加工用拋光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10227.9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214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7 |
| 發明(設計)人: | 徐祖建;鄧文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軍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9/02 | 分類號: | B24B29/02;B24B41/00;B24B41/02;B24B41/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門護板加 工用 拋光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門護板加工用拋光裝置,屬于拋光技術領域,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的上方設置有兩個固定板和伸縮桿,所述伸縮桿位于兩個固定板之間,所述伸縮桿的一側焊接固定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上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內表壁通過膠水粘貼固定有減振墊,兩個所述固定板之間固定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上方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水箱,該一種汽車門護板加工用拋光裝置通過設置凹槽和減振墊,凹槽便于固定塊固定汽車門護板時,可對汽車門護板進行卡合,防止汽車門護板容易從固定塊之間滑脫,減振墊可減輕汽車門護板拋光時的振動,防止拋光時振動幅度過大,影響汽車門護板的拋光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拋光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汽車門護板加工用拋光裝置。
背景技術
拋光是指利用機械、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拋光工具和磨料顆粒或其他拋光介質對工件表面進行的修飾加工,拋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幾何形狀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鏡面光澤為目的,有時也用以消除光澤(消光)。通常以拋光輪作為拋光工具。拋光輪一般用多層帆布、毛氈或皮革疊制而成,兩側用金屬圓板夾緊,其輪緣涂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勻混合而成的拋光劑。
現有的汽車門護板加工用拋光裝置,在使用時固定汽車門護板效果不佳,拋光時容易振動,影響拋光效果,且拋光完成需要操作人員將汽車門護板取下進行清洗,工作效率較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門護板加工用拋光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門護板加工用拋光裝置,包括工作臺,所述工作臺的上方設置有兩個固定板和伸縮桿,所述伸縮桿位于兩個固定板之間,所述伸縮桿的一側焊接固定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上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內表壁通過膠水粘貼固定有減振墊,兩個所述固定板之間固定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上方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水箱,且安裝板的下方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電動伸縮桿,所述電動伸縮桿的下方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馬達,所述馬達的下方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有拋光輪,且馬達的一側焊接固定有卡塊,所述水箱的下方設置有水管,且水管貫穿安裝板,所述水管和卡塊卡合連接,所述工作臺的前表壁設置有電源控制板,所述電動伸縮桿和馬達均與電源控制板電性連接。
采用上述方案,凹槽便于固定塊固定汽車門護板時,可對汽車門護板進行卡合,防止汽車門護板容易從固定塊之間滑脫,減振墊可減輕汽車門護板拋光時的振動,防止拋光時振動幅度過大,影響汽車門護板的拋光效果,卡塊便于卡合固定水管,防止水管纏繞,水箱起到儲存水的作用,通過開啟水管內的閥門,使水箱的水通過水管對汽車門護板進行清洗,避免拋光完成需要操作人員將汽車門護板取下進行清洗,工作效率較低。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卡塊的內表壁設置有防滑凸起。
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增加卡塊和水管的摩擦,防止水管從卡塊的內部滑脫。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卡塊為C字形結構,且卡塊的卡槽與水管相適配。
采用上述方案,便于對水管進行卡合固定。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水管的內部設置有閥門。
采用上述方案,通過開啟閥門,便于水箱內部的水通過水管流出。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水箱的上方設置有注水口。
采用上述方案,便于通過注水口往水箱的內部加注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一種汽車門護板加工用拋光裝置通過設置凹槽和減振墊,凹槽便于固定塊固定汽車門護板時,可對汽車門護板進行卡合,防止汽車門護板容易從固定塊之間滑脫,減振墊可減輕汽車門護板拋光時的振動,防止拋光時振動幅度過大,影響汽車門護板的拋光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軍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湖北軍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022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