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接觸網監測平臺的服務器部署架構及實現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10112.X | 申請日: | 2020-05-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564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珹;張學武;李飛;田升平;聶晶鑫;丁正全;鄭筱彥;李晉;劉剛;宮衍圣;隋延民;吳亞飛;趙瑋;王強;金光;王玉環;孫永革;劉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 | 分類號: | H04L1/22;H04L67/10;H04L67/12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維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 地址: | 710043***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觸 監測 平臺 服務器 部署 架構 實現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接觸網監測平臺的服務器部署架構實現方法,第一組物理服務器即大數據應用分析服務器集群、第二組物理服務器即挖掘流執行引擎集群和第三組物理服務器即數據庫服務器集群均通過同軸線纜與主交換機和至少一個備用交換機連接;第一組物理服務器把第三組物理服務器的數據經過主交換機接入時,第二組物理服務器把第三組物理服務器的數據經過任一備用交換機接入;第二組物理服務器把第三組物理服務器的數據經過主交換機接入時,第一組物理服務器把第三組物理服務器的數據經過任一備用交換機接入。本發明通過不同交換機接入數據,保證服務器部署架構的穩定可靠運行,總體框架合理、穩定、可靠,滿足接觸網在線監測的需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接觸網監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接觸網監測平臺的服務器部署架構實現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電氣化鐵路,尤其是高速鐵路的迅猛發展,鐵路運輸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轉變,鐵路運輸車輛等主要裝備發生了質的飛越,對電氣化鐵路運營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接觸網系統沿線路露天布置,線長點多且無備用,溫度、大風等外部環境因素發生較大變化時將嚴重影響其安全可靠性,威脅鐵路運行安全。在鐵總供電部門的領導下,以高速鐵路接觸網檢測監測系統(6C系統)為主的檢測監測平臺正在逐步完善。
檢測監測平臺利用了物聯網、先進數據通信和大數據智能分析等技術,包括:信息感知、數據鏈入和智能分析。可以實現對鐵路接觸網系統的實時、全息智能監測。
由于檢測監測平臺的數據中心對存儲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為了避免服務器出現宕機,需要開發出一種服務器部署架構來滿足檢測監測平臺的正常運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接觸網監測平臺的服務器部署架構實現方法,通過不同交換機接入數據,保證服務器部署架構的穩定可靠運行。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接觸網監測平臺的服務器部署架構實現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組物理服務器即大數據應用分析服務器集群、第二組物理服務器即挖掘流執行引擎集群和第三組物理服務器即數據庫服務器集群均通過同軸線纜與主交換機和至少一個備用交換機連接;
第一組物理服務器把第三組物理服務器的數據經過主交換機接入時,第二組物理服務器把第三組物理服務器的數據經過任一備用交換機接入;
第二組物理服務器把第三組物理服務器的數據經過主交換機接入時,第一組物理服務器把第三組物理服務器的數據經過任一備用交換機接入。
備用交換機為多個;
第一組物理服務器把第三組物理服務器的數據經過一個備用交換機接入時,第二組物理服務器把第三組物理服務器的數據經過另一個備用交換機接入。
所述架構包括第一組物理服務器、第二組物理服務器、第三組物理服務器、主交換機和至少一個備用交換機;
第一組物理服務器為大數據應用分析服務器集群,第二組物理服務器為挖掘流執行引擎集群,第三組物理服務器為數據庫服務器集群;
各組物理服務器均通過同軸線纜與主交換機連接,各組物理服務器均通過同軸線纜分別與各備用交換機連接。
第一組物理服務器即大數據應用分析服務器集群,包括監控服務器和M個Tempo分析應用服務器,其中,M≥2;
監控服務器與M個Tempo分析應用服務器連接并監控工作狀態;
每個Tempo分析應用服務器均與主交換機和每個備用交換機連接。
第二組物理服務器即挖掘流執行引擎集群,包括N個挖掘流執行引擎服務器,其中,N≥2;
每個挖掘流執行引擎服務器均與主交換機和每個備用交換機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1011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