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新能源車輛監管的實時動態管理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08099.4 | 申請日: | 2020-05-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126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謝學澤;熊文博;姜杰;陳聰權;肖朝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三一謙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50/30 | 分類號: | G06Q50/30;B60R11/04;G01S19/42;G08C17/02;H04W4/48;H04W4/44;G06Q10/00;G06Q10/10;G06Q40/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何浩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新能源 車輛 監管 實時 動態 管理 平臺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新能源車輛監管的實時動態管理平臺,包括車體組件、信息保存系統和監控中心,所述信息保存系統與所述車體組件通過無線網絡信號相連,所述監控中心與所述信息保存系統系統信號相連。本發明中有效的實現數據的收集,便于公司掌握每臺車輛的信息,并根據各車輛的數據,分析車輛零部件的使用情況,進而做出良好的評估,且能實現對車輛的動態管理,方便車輛的使用和調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監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新能源車輛監管的實時動態管理平臺。
背景技術
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新能源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氫發動機汽車等,純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一種,目前得到較為快速的發展和應用。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新能源汽車數目急劇增多,累計運行時間越來越長,使系統記錄的數據量越來越多;同時由于各種不同型號、配置的新能源汽車的不斷開發,遠程監控系統的功能須不斷增加、修改和調整,現有的物流監控系統、公交車監控調度系統、出租車調度系統等,雖然支持較大規模的車輛運營,但無法滿足大量實時運行狀態數據記錄的功能,因此無法跟蹤示范運營效果和對新能源汽車的零部件性能做出評估,且無法對新能源汽車實現動態管理。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可以解決目前的新能源汽車監管困難,數據記錄較少,且無法動態管理的難題。
(二)技術方案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新能源車輛監管的實時動態管理平臺,包括車體組件、信息保存系統和監控中心,所述信息保存系統與所述車體組件通過無線網絡信號相連,所述監控中心與所述信息保存系統系統信號相連,其中:
所述車體組件設置有若干個,所述車體組件包括車輛本體、攝像頭、車載GPS和車載總線,所述攝像頭安裝于車輛本體的內部,所述車載GPS安裝于所述車輛本體的內部,所述車載總線安裝于車輛本體的內部,所述攝像頭和車載GPS分別通過通訊接口與所述車載總線信號相連;攝像頭用于采集車廂內的視頻和畫面,車載GPS用于進行實時定位,并將數據傳輸給車載總線。
所述信息保存系統包括通訊服務器、車輛信息存儲器和數據庫服務器,所述通訊服務器與所述車載總線通過無線網絡信號相連,所述數據庫服務器與所述通訊服務器信號相連,所述車輛信息存儲器與所述數據庫服務器信號相連;通信服務器接收來自車載總線的數據,根據應用層協議加以解析并放入數據庫服務器,同時從數據庫服務器讀取需要發送的數據,根據應用層協議打包發送到車載總線,利用車輛信息存儲器存儲實時數據和歷史數據;
所述監控中心包括管理系統和應用服務器,所述管理系統與所述數據庫服務器信號相連,所述應用服務器與所述數據庫服務器信號相連。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車載GPS采用GPS/BD雙系統導航模塊對車輛進行組合定位,并采用GPRS無線數據傳輸模塊進行數據傳輸。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數據庫服務器包括監控數據模塊和查詢數據模塊,所述監控數據模塊包括定位單元和處理模塊。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定位單元包括實時定位單元、歷史定位單元和計劃定位單元;實時定位單元用于歸類車體組件當前的地理位置,歷史定位單元用于歸類車體組件歷史的地理位置,計劃定位單元用于歸類車體組件未來的地理位置,所述處理模塊對實時定位單元、歷史定位單元和計劃定位單元的數據進行處理并劃分,獲得歷史軌跡數據、分組監控數據和區域監控數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三一謙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三一謙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0809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