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改良型熱熔膠槍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01738.4 | 申請日: | 2020-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5985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03 |
| 發明(設計)人: | 胡振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振強 |
| 主分類號: | B05C17/005 | 分類號: | B05C17/00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改良 型熱熔膠槍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改良型熱熔膠槍,包括槍體、膠棒套、扳機、熱熔管與噴嘴;所述扳機驅動所述膠棒套軸向移動,以使扳機被扣動時帶動膠棒套向所述噴嘴方向移動,從而將由所述膠棒套套住的膠棒被向前送入所述熱熔管;所述熱熔管與所述噴嘴間設有支撐彈簧,同時所述熱熔管的前端設有延伸入所述噴嘴內部、用于連通熱熔管與噴嘴的輸運管,所述運輸管與噴嘴的內壁之間氣密配合;當扣動所述扳機時,所述熱熔管在膠棒的推力作用下向所述噴嘴處靠近,并使所述輸運管深入所述噴嘴內,而當松開所述扳機后,所述熱熔管又在所述支撐彈簧的回復彈力作用下復位。該熱熔膠槍能夠再吐膠完畢后,自動拉斷與作業部位粘連的膠絲,以方便操作者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五金工具領域,特別地,涉及一種熱熔膠槍。
背景技術
熱熔膠槍是一種常見的五金工具,用于將膠棒熔化為膠液,并將膠液噴涂在所需部位以進行粘接;然而目前的熱熔膠槍在噴涂完成后,噴涂出的膠液與噴嘴處殘留的膠液易于形成粘連,操作者通常需要用手勾斷粘連的膠絲,這對粘接工作造成不利影響。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良型熱熔膠槍,該熱熔膠槍能夠再吐膠完畢后,自動拉斷與作業部位粘連的膠絲,以方便操作者使用。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改良型熱熔膠槍包括槍體、膠棒套、扳機、熱熔管與噴嘴;所述扳機驅動所述膠棒套軸向移動,以使扳機被扣動時帶動膠棒套向所述噴嘴方向移動,從而將由所述膠棒套套住的膠棒被向前送入所述熱熔管;所述熱熔管與所述噴嘴間設有支撐彈簧,同時所述熱熔管的前端設有延伸入所述噴嘴內部、用于連通熱熔管與噴嘴的輸運管,所述運輸管與噴嘴的內壁之間氣密配合;當扣動所述扳機時,所述熱熔管在膠棒的推力作用下向所述噴嘴處靠近,并使所述輸運管深入所述噴嘴內,而當松開所述扳機后,所述熱熔管又在所述支撐彈簧的回復彈力作用下復位。
作為優選,所述熱熔管內腔中設有固定于所述噴嘴的堵塊,在未扣動扳機時,熱熔管內腔與所述輸運管的連通口被所述堵塊封堵,而在扣動扳機時,由于所述熱熔管與輸運管向噴嘴方向移動,所述堵塊讓開上述連通口處,使熱熔管內腔與輸運管得以連通;由此,該熱熔膠槍在未扣動扳機時,熱熔管內的膠液被封堵住而不會流出噴嘴,提高了使用安全性,便于使用者進行使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該改良型熱熔膠槍在使用中,當需要噴涂膠液時,扣動扳機以將膠棒套向噴嘴方向移動,從而將膠棒送至熱熔管內熔化成為膠液,同時推動熱熔管向噴嘴處靠近,以將輸運管深入噴嘴中,膠液在推壓作用下通過輸運管及噴嘴噴出外界;而當松開扳機時,熱熔管將在支撐彈簧的彈力支撐下,帶動輸運管向遠離噴嘴方向移動,由此擴大了輸運管與噴嘴內腔之間的存儲空間,以使噴嘴出口附近殘留的膠液得以被吸入槍體內部,從而拉斷噴嘴與被粘結部件之間粘連的膠絲。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改良型熱熔膠槍一個實施例在未扣動扳機時的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在扣動扳機狀態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該改良型熱熔膠槍包括槍體1、膠棒套2、扳機3、熱熔管4與噴嘴5;所述扳機3驅動所述膠棒套2軸向移動,以使扳機3被扣動時帶動膠棒套2向所述噴嘴5方向移動,從而將由所述膠棒套2套住的膠棒6被向前送入所述熱熔管4;膠棒6在熱熔管4內受到熱熔管4外包裹的電加熱裝置(常規部件,未圖示)的加熱而熔化成膠液。所述熱熔管4與所述噴嘴5間設有支撐彈簧7,同時所述熱熔管4的前端設有延伸入所述噴嘴5內部、用于連通熱熔管4與噴嘴5的輸運管40,所述運輸管40與噴嘴5的內壁之間氣密配合;當扣動所述扳機3時,所述熱熔管4在膠棒6的推力作用下向所述噴嘴5處靠近,并使所述輸運管40深入所述噴嘴5內,以達到圖2所示的狀態;而當松開所述扳機3后,所述熱熔管4又在所述支撐彈簧7的回復彈力作用下復位,即回復到圖1所示的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振強,未經胡振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0173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