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魚塘養殖用漂浮式拋料增氧智能一體機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00832.8 | 申請日: | 2020-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279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25 |
| 發明(設計)人: | 呂石祥;呂龍;胡方平;張萍;任曉莉;耿友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湖金龍祥漁業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1/80 | 分類號: | A01K61/8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211600 江蘇省淮安***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魚塘 養殖 漂浮 式拋料增氧 智能 一體機 | ||
1.一種魚塘養殖用漂浮式拋料增氧智能一體機,包括用于支撐設備漂浮在水面上的兩塊漂浮支撐板(1)、若干個用于連接兩塊漂浮支撐板(1)的橫撐桿(2)、用于進行投料以及增氧的拋料增氧機構(3)和用于破碎增氧氣泡的碎泡增氧機構(4),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支撐板(1)的表面固定連接有若干個橫撐桿(2),所述拋料增氧機構(3)設置在橫撐桿(2)上,所述碎泡增氧機構(4)設置在拋料增氧機構(3)上;
所述碎泡增氧機構(4)設置在破碎增氧管(317)的內部,所述碎泡增氧機構(4)包括若干個交錯分布的彈性網球(41)和若干個與彈性網球(41)一一對應的增壓球(42),每一個所述破碎增氧管(317)的內部均設置有若干個交錯分布的彈性網球(41),所述彈性網球(41)的表面呈鏤空的網狀,所述彈性網球(41)的材料包括彈簧鋼,相鄰兩個彈性網球(41)之間設置固定連接有三個呈三角狀分布的彈簧絲(43),所述彈性網球(41)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固定鋼圈(44),所述固定鋼圈(44)的表面開設有環形槽道(45),所述增壓球(42)設置在彈性網球(41)的內部,所述增壓球(42)的表面固定連接有若干個碎泡扇葉(46),若干個所述碎泡扇葉(46)在增壓球(42)的表面呈圓周分布,相鄰兩個所述彈性網球(41)的內部的碎泡扇葉(46)旋轉方向不同,所述碎泡扇葉(46)的頂端均鑲嵌有滾珠(47),所述滾珠(47)的表面與槽道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增壓球(42)的表面鑲嵌有限位珠(48),所述限位珠(48)位于碎泡扇葉(46)的兩側,所述破碎增氧管(317)的內壁固定連接有弧形鋼框(49),所述弧形鋼框(49)上固定連接有鋼絲網(410),最靠近鋼絲網(410)的彈性網球(41)的表面與鋼絲網(410)的表面固定連接;
所述拋料增氧機構(3)包括拋料箱(31)、高壓潛水泵(32)、臭氧發生器(33)、綜合分配管(34)和總控裝置(35),所述拋料箱(31)固定連接在橫撐桿(2)上,所述拋料箱(31)的內部設置有落料腔(36)、拋料腔(37)和機艙(38),所述機艙(38)設置在拋料腔(37)的下方,所述落料腔(36)位于拋料腔(37)的上方,所述落料腔(36)與拋料腔(37)連通,所述落料腔(36)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進料管(39),所述進料管(39)的一端貫穿并延伸至拋料箱(31)的外部,所述機艙(38)的內部固定安裝有電機(310),所述電機(310)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轉軸(311),所述轉軸(311)的表面固定連接有拋料葉片(312),所述拋料葉片(312)的表面呈L形狀,所述拋料腔(37)的內壁呈V形狀,所述拋料腔(37)的內壁夾角為140度,所述橫撐桿(2)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延伸支撐桿(313),所述延伸支撐桿(313)遠離橫撐桿(2)的一端固定安裝有高壓潛水泵(32),所述臭氧發生器(33)固定安裝在拋料箱(31)上,所述臭氧發生器(33)的輸出端套接有輸氣管(314),所述輸氣管(314)的一端貫穿拋料箱(31)并延伸至拋料箱(31)的下方,所述輸氣管(314)的表面與橫撐桿(2)的表面固定連接,所述輸氣管(314)遠離拋料箱(31)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綜合分配管(34),所述輸氣管(314)與綜合分配管(34)不連通,所述高壓潛水泵(32)的輸出端貫穿并延伸至綜合分配管(34)的內部,所述綜合分配管(34)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三個噴水管(315),每一個所述噴水管(315)遠離綜合分配管(34)的一端均套接有連接管(316),每一個所述連接管(316)遠離噴水管(315)的一端均套接有破碎增氧管(317),所述輸氣管(314)的表面套接有三個與連接管(316)一一對應的負吸管(318),所述負吸管(318)遠離輸氣管(314)的一端與連接管(316)的表面套接,所述總控裝置(35)固定安裝在拋料箱(31)上,所述總控裝置(35)上設置有若干個單獨控制高壓潛水泵(32)工作的控制開關,所述總控裝置(35)上設置有若干個單獨控制電機(310)的控制開關,所述總控裝置(35)上設置有單獨控制臭氧發生器(33)工作的控制開關,所述總控裝置(35)上固定安裝有紅外接收器(319),所述紅外接收器(319)的輸出端與總控裝置(35)的輸入端信號控制連接,部分所述總控裝置(35)上的控制開關的輸出端與電機(310)的輸入端電連接,部分所述總控裝置(35)上的控制開關的輸出端與高壓潛水泵(32)的輸入端電連接;
使用時,連接電源,通過遙控裝置控制總控裝置( 35) ,先通過總控裝置( 35) 控制高壓潛水泵( 32) 和臭氧發生器( 33) 進行工作,臭氧發生器( 33) 生成臭氧,與此同時,高壓潛水泵( 32) 輸出端噴出來的水進入到綜合分配管( 34) 內部,然后通過噴水管( 315)進入到各個連接管( 316) 內部,高速的水流產生抽吸力將輸氣管( 314) 內部的臭氧通過負吸管( 318) 吸入到連接管( 316) 內部,氣液混合流速增快,臭氧迅速混入到液體中,然后氣液混合物進入到各個破碎增氧管( 317) 的內部,氣液流動必然會促使各個彈性網球( 41) 內部的碎泡扇葉( 46) 發生旋轉,因此各個交錯分布的彈性網球( 41) 先對氣液中的水泡進行初次細小化破碎,然后各個彈性網球( 41) 內部旋轉的碎泡扇葉( 46) 快速轉動將進一步的從各個方向上對水泡進行打破,促使氣泡細沫乳化,更加容易溶于水中,水的流速越大,各個彈性網球( 41) 相互靠的越近,水流過的沖擊力越大,各個碎泡扇葉( 46)旋轉的越快,各個彈性網球( 41) 之間的孔徑也會被擠壓縮小,氣泡乳化效率越高,氣泡通過凸出的弧形狀的弧形鋼框( 49) 后在魚群的下方形成氣泡層,氣泡層上升增氧并殺菌,在啟動電機( 310) ,通過進料管( 39) 進魚料,魚料進入到( 37) 的內部,電機( 310) 通過轉軸( 311) 帶動拋料葉片( 312) 轉動將魚料拋灑至被殺菌增氧的區域,魚群聚集,氣泡層對魚群繼續供氧,同時細密的氣泡層可以起到浮托魚料的作用,魚料拋出的力度配合著氣泡的浮力可以實現魚料范圍和增氧范圍同步擴散,進而降低魚群密集程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湖金龍祥漁業設備有限公司,未經金湖金龍祥漁業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0083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殺菌功能的空調系統
- 下一篇:一種降低氚滲透速率的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