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秸稈的微需氧生物預處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00407.9 | 申請日: | 2020-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7158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楊帥;汪楚喬;張學仕;盛況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帥 |
| 主分類號: | C12M1/34 | 分類號: | C12M1/34;C12M1/107;C12M1/04;C12M1/00;C12R1/685;C12R1/8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榮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胡文強 |
| 地址: | 252000 山東省聊城***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秸稈 微需氧 生物 預處理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秸稈的微需氧生物預處理裝置,包括反應室A與反應室B,所述反應室A中的頂部的左右兩端分別開有進料口與進液口,本發明結構簡單,設置合理,通過反應室A中的攪拌粉碎器進行粉碎進行反應,粉碎物與反應液充分混合,空氣泵可向反應室A中供氧,通過測氧儀來調整最優的氧氣負荷進行預處理,整體的,本發明先進行預處理液的反應在進行水解酸化液的反應后,提高秸稈在水解酸化過程中的生物降解率和有機酸產率,本裝置綠色環保處理農村秸稈的同時,還產生了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有機酸,可以帶動農村的經濟發展,可進行推廣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秸稈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是指一種秸稈的微需氧生物預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生產過程會產生的大量秸稈,通常有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和棉花、煙草等經濟作物在收獲籽實后剩余的農業副產物,由于其有機質含量較高(VS/TS在84%~95%的范圍)和風干后含水率偏低,是一種有用的生物質資源。我國每年產生的各類秸稈總量可達6.5億噸,主要類別為玉米秸稈-2億噸/年、稻稈-1.97億噸/年、麥稈-1.3億噸/年,折合標準煤量約為3.53億噸/年。
但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新農村建設及農業生產模式的轉變,農村地區青壯年勞動力大量減少、天然氣等清潔燃料在農村地區普及、現代化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的推廣,這些都對傳統的秸稈收運系統和利用模式產生沖擊,進而造成秸稈在農田內隨意丟棄和“無控”燃燒,產生空氣污染、火災和交通事故等環境和社會問題,這些廢棄物如處置不當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對環境也會產生嚴重影響。
因此,如何有效地資源化利用農作物秸稈現已成為環境與能源領域關注的熱點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秸稈的微需氧生物預處理裝置,包括反應室A與反應室B,所述反應室A中的頂部的左右兩端分別開有進料口與進液口,所述反應室A的中間位置設有電機,所述電機連接于攪拌粉碎器,所述攪拌粉碎器置于反應室A內,所述反應室A的一端側壁的上方設有測氧儀,所述下方開有出料口,所述反應室的另一端通過導管連接于空氣泵,;
所述反應室A的出料口出來的攪拌粉碎后的原料可通過可拆卸的導管連接于反應室B的進料口繼續反應,所述反應室B的進料口、出料口與進液口與反應室A的結構相同。
進一步的,所述反應室B中含有水解酸化液,水解酸化液中含有水解菌群,酸化菌群。
進一步的,所述反應室A中含有預處理液,預處理液中含有細菌菌群中含有放線菌門真菌菌群中黑曲霉和橘青霉。
進一步的,所述反應室A連接于空氣泵的管道上設置有單向閥。
進一步的,所述反應室A的一端側壁相對于連接于空氣泵的管道上方連接有管道,所述管道上設有單向閥。
進一步的,所述測氧儀為CY-12C測氧儀。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結構簡單,設置合理,通過反應室A中的攪拌粉碎器進行粉碎進行反應,粉碎物與反應液充分混合,空氣泵可向反應室A中供氧,通過測氧儀來調整最優的氧氣負荷進行預處理,整體的,本發明先進行預處理液的反應在進行水解酸化液的反應后,提高秸稈在水解酸化過程中的生物降解率和有機酸產率,本裝置綠色環保處理農村秸稈的同時,還產生了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有機酸,可以帶動農村的經濟發展,可進行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進料口;2-進液口;3-導氣管;4-攪拌粉碎器;5-測氧儀;6-出料口;7-單向閥;8-空氣泵;9-氮氣泵;10-反應室A;11-反應室B。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帥,未經楊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0040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