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納米Fe3 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400162.X | 申請日: | 2020-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808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強;溫華夢;許傲;高磊;羅桑;商健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林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3/2251 | 分類號: | G01N23/2251;G01N23/22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37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納米 fe base sub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利用納米Fe3O4定量表達新舊瀝青界面融合程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將基質瀝青加熱至150℃,保持恒溫,按質量摻量加入經過表面改性后的納米Fe3O4粉末,并使用攪拌機攪拌30min,形成均質的示蹤瀝青作為新瀝青,Fe3O4和基質瀝青的質量比為1∶50;步驟二:將新、舊瀝青分別加熱至流動狀態,將舊瀝青澆入鋁制離析管內,隨即將新瀝青澆入已盛有舊瀝青的鋁制離析管內,將盛滿新舊瀝青試樣的離析管開口端向內折疊兩到三層,獲得新舊瀝青融合滲透試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利用納米Fe3O4定量表達新舊瀝青界面融合程度的方法,屬于瀝青路面再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路面服役期內,受到水、光、熱等外界環境綜合作用,瀝青逐漸變硬變脆,從而產生裂縫、坑槽等眾多路面病害而不得不對路面進行翻修重建。由于綠色環保理念的深入,石油資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產生的廢舊料處理成本高,道路工作者提出將廢舊料破碎強化后重新投入到瀝青路面使用中,可實現舊料的重復利用,但是舊料的利用率卻不理想。目前廠拌熱再生是使用廣泛、相對成熟的瀝青混合料再生技術,其中新舊瀝青融合滲透能力決定了舊料的利用率。
對于新舊瀝青融合滲透的定量表達,很多學者提出了許多新穎的想法。常規的方法是比較新瀝青、舊瀝青和再生瀝青的針入度值、動力粘度值、復數模量等的變化,或者利用先進儀器觀測新舊瀝青、再生瀝青的官能團、分子量或者形貌特征,來表征新舊瀝青的融合程度,此種方法的不足在于:(1)不能準確知道再生瀝青中新舊瀝青之間的比例關系;(2)瀝青成分分析部分需要檢測人員具有化學相關的知識背景;(3)大部分的再生瀝青都采用離心法進行抽提,操作程序復雜漫長,含雜質較多,且三氯乙烯為可燃液體,存在安全隱患。因此亟需提出一種方便快捷且準確評價新舊瀝青融合程度的方法。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檢測方便、快捷且精確的定量表征新舊瀝青融合程度的方法。
技術方案:一種利用納米Fe3O4定量表達新舊瀝青界面融合程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基質瀝青加熱至150℃,保持恒溫,按質量摻量加入經過表面改性后的納米Fe3O4粉末,并使用攪拌機攪拌30min,形成均質的示蹤瀝青作為新瀝青,Fe3O4和基質瀝青的質量比為1∶50;
步驟二:新瀝青加熱至150℃,舊瀝青加熱至100℃,將加熱后的舊瀝青澆入鋁制離析管內,隨即將加熱后的新瀝青澆入已盛有舊瀝青的鋁制離析管內,獲得新舊瀝青融合滲透試件;
步驟三:將制備好的新舊瀝青融合滲透試件放入烘箱內,在設定溫度和時間下保溫后取出放入到5℃的恒溫水浴箱中冷卻2h;
步驟四:將冷卻后的試件取出并擦干水分,沿離析管中軸線橫向切割成兩等份,并從盛有舊瀝青的半截離析管切割面進行取樣,樣品滿足掃描電子顯微鏡試驗觀測要求的大小;
步驟五:進行掃描電子顯微鏡微觀觀測,根據試驗中鐵元素的分布確定新舊瀝青融合滲透狀態;
步驟六:提取新舊瀝青的定量指標,根據能譜儀試驗,測定新瀝青中示蹤劑特有元素Fe元素的質量百分數和瀝青特征元素C元素的質量百分數,同時測定融合瀝青中Fe元素和C元素質量百分數,然后根據下式(1)計算新舊瀝青融合程度:
其中:
D-新瀝青與融合瀝青質量百分數之比,即融合程度(%);
Fe1-新瀝青中Fe元素的質量百分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林業大學,未經南京林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0016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