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泵浦光參量振蕩基質晶體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400009.7 | 申請日: | 2020-05-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7579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孫德輝;陳玉客;王東周;王孚雷;劉齊魯;桑元華;劉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大學;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C30B29/30 | 分類號: | C30B29/30;C30B15/00;C30B33/04;H01S3/16 |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劉躍 |
| 地址: | 250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泵浦光 參量 振蕩 基質 晶體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自泵浦光參量振蕩基質晶體,其特征在于:該晶體為將稀土摻雜激光晶體與MgO:PPLN非線性光參量振蕩晶體合并形成Re:Mg:LN復合晶體,然后將Re:Mg:LN復合晶體進行鐵電疇周期性反轉處理制成。
2.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泵浦光參量振蕩基質晶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制備釹鎂雙摻鈮酸鋰多晶料:稱量碳酸鋰、氧化鈮、氧化鎂、氧化釹粉體,均勻混合、壓塊后燒料,獲得釹鎂雙摻鈮酸鋰多晶料;
S2、晶體生長:取步驟S1中的釹鎂雙摻鈮酸鋰多晶料一定量,放置于鉑金坩堝中,利用提拉法沿Z軸生長,最終生長出3英寸釹鎂雙摻鈮酸鋰晶體;
S3、晶體后處理,包括以下步驟:
S31、原生晶體放置于退火極化爐中,晶體去頭尾后兩端加鉑金電極片,晶體與電極片之間采用多晶料粉體間隔,兩端鉑金電極片分別連接直流電源正負極;
S32、首先按照10-50℃/h升溫速率升溫到1100-1210℃,保溫10-24h,然后打開直流電源以每5-10min的間隔增加2-20mA的速度增加兩端電壓,一直到直流電流到120-300mA為止;
S32、保持兩端電壓不變開始以10-50℃/h速率降溫,當溫度降到1000-700℃時緩慢撤掉兩端電壓,繼續降到室溫即可獲得單疇釹鎂雙摻鈮酸鋰晶體;
S33、將單疇釹鎂雙摻鈮酸鋰晶體加工為Z切厚度0.5-2mm厚的3英寸晶圓;
S4、超晶格結構制備:利用半導體產業中的光刻工藝,在3英寸晶圓正Z面鍍周期性鋁電極薄膜;然后將晶圓切割成板條,在板條負Z面鍍50-500nm厚全電極薄膜,然后板條兩面加上脈沖電壓,最終獲得周期極化釹鎂雙摻鈮酸鋰晶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泵浦光參量振蕩基質晶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燒料溫度為,1100-1200℃,燒料時間為5-12h。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泵浦光參量振蕩基質晶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釹鎂雙摻鈮酸鋰多晶料在鉑金坩堝中的生長溫度為1190-1300℃、轉速2-10轉/分鐘、提拉速度為0.5-2mm/h。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泵浦光參量振蕩基質晶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脈沖電壓參數為:脈沖寬度5μs-10s,電壓500V/mm–25kV/mm。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泵浦光參量振蕩基質晶體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鋁電極薄膜厚度為50-500nm,電極寬度為1-10μ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大學;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山東大學,未經濟南大學;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400009.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