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柔性變形的后緣變彎度翼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98081.0 | 申請日: | 2020-05-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393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4 |
| 發明(設計)人: | 丁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丁力 |
| 主分類號: | B64C3/18 | 分類號: | B64C3/18;B64C3/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 地址: | 110032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柔性 變形 后緣 彎度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可柔性變形的后緣變彎度翼肋,屬于變體飛機結構設計技術領域,所述翼肋包括多個肋節及連接板,相鄰肋節之間通過連接板連接前后連接在一起構成翼肋的翼型外形,其中,每個肋節具有用于與相鄰肋節進行柔性連接的柔性連接結構,所述柔性連接結構受到載荷作用時能夠產生柔性伸縮變形,使得相鄰兩個肋節之間產生相對轉動,實現后緣翼肋的彎度變化。本申請提供的可柔性變形的后緣變彎度翼肋,通過多個肋節構建出一整體翼肋且肋節間采用柔性連接,可顯著提高翼肋緣條的柔性變形量,獲得較大的彎度變化量和承載能力。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變體飛機結構設計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可柔性變形的后緣變彎度翼肋。
背景技術
變體飛機是一種可以在飛行過程中根據需要實時改變形狀從而使整個航程都保持最佳氣動性能的新型飛機。機翼后緣彎度變化影響變體飛機的升阻比,而機翼后緣區域的載荷相對較小,結構實現起來難度相對也小一些。
在現有結構的翼肋中,在采用機械式結構時,付出了較大的重量代價,而利用彈性材料本身變形的結構或是變形能力時,承載(剛度)卻不夠。
因此,需要一種翼肋結構,解決柔性蒙皮面內大變形與面外剛度的矛盾、骨架大變形與承載能力的矛盾、分布式驅動與形狀感知和控制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柔性變形的后緣變彎度翼肋,以解決或減輕現有技術中機翼后緣翼肋在獲得較大彎度變化量時無法滿足承載要求,或滿足承載要求卻無法實現較大彎度變化量的問題。
本申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柔性變形的后緣變彎度翼肋,所述翼肋包括多個肋節及連接板,相鄰肋節之間通過連接板連接前后連接在一起構成翼肋的翼型外形,其中,每個肋節具有用于與相鄰肋節進行柔性連接的柔性連接結構,所述柔性連接結構受到載荷作用時能夠產生柔性伸縮變形,使得相鄰兩個肋節之間產生相對轉動,實現后緣翼肋的彎度變化。
在本申請一實施方式中,所述連接板連接于肋節中間翼肋的弦平面。
在本申請一實施方式中,所述柔性連接結構包括設置在肋節緣條上的外向齒狀結構和內向齒狀結構,相鄰兩個肋節間的外向齒狀結構和內向齒狀結構相互咬合。
在本申請一實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向齒狀結構和/或內向齒狀結構中,齒片的數量不少于10個。
在本申請一實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齒片的厚度小于緣條厚度的1/6。
在本申請一實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伸縮式驅動裝置,所述伸縮式驅動裝置設置在相鄰兩個肋節之間,通過協調控制實現對肋節偏轉彎度控制。
在本申請一實施方式中,所述伸縮式驅動裝置包括液壓式作動筒和直線式往復運動電機。
本申請提供的可柔性變形的后緣變彎度翼肋,通過多個肋節構建出一整體翼肋且肋節間采用柔性連接,可顯著提高翼肋緣條的柔性變形量,獲得較大的彎度變化量和承載能力。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
圖1為典型的飛機機翼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申請的后緣變彎度翼肋示意圖。
圖3為本申請的相鄰肋節間連接示意圖。
圖4為本申請的單個肋節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申請實施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更加詳細的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丁力,未經丁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980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半自動收線機及其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新型折疊式雙層陶笛放置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