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富水砂卵石地層暗挖隧道地下水疏排系統及其工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81650.0 | 申請日: | 2020-05-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505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30 |
| 發明(設計)人: | 張開坤;趙國;祝瀟潔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9/14 | 分類號: | E21D9/14;E21D8/00;E21F16/02;E21F1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 地址: | 100021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富水砂 卵石 地層 隧道 地下水 系統 及其 | ||
1.一種富水砂卵石地層暗挖隧道地下水疏排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豎向的豎井結構、與豎井結構連通并且水平的橫通道結構以及與橫通道結構交叉設置的至少一道正線隧道結構,
所述豎井結構包括豎向的井體(1)、存土倉(2)和積水倉(3),所述存土倉(2)為設置在井體(1)的底部后半部并且并且底側和四周封閉的倉桶,井體(1)的底部前半部預留空間作為積水倉(3);存土倉(2)與積水倉(3)不連通,所述豎井結構的底標高低于橫通道結構,所述橫通道結構正對存土倉(2),存土倉(2)的長度大于橫通道結構的寬度,
所述橫通道結構包括橫通道初支(4)、橫通道排水溝(5)、橫通道回填層(6)和橫通道硬化層(7),所述橫通道初支(4)是通道的支護結構,包括底板(41)、中板(42)和頂板(43),所述橫通道排水溝(5)砌筑在底板(41)的上側,橫通道排水溝(5)的出水口連通至井體(1)內,出水口位于存土倉(2)的前部、靠近積水倉(3)的位置,所述橫通道回填層(6)回填在底板(41)的上側、橫通道排水溝(5)之間,橫通道回填層(6)的上側表面橫通道排水溝(5)的上側表面平齊,所述橫通道回填層(6)的上側噴射有橫通道硬化層(7),橫通道硬化層(7)上、沿橫通道排水溝(5)的位置覆蓋有排水溝鋼蓋板(8),
所述正線隧道結構包括隧道初支(9)、隧道回填層(10)、隧道硬化層(11)和隧道排水溝(12),所述隧道初支(9)的底部通長回填有隧道回填層(10),所述隧道回填層(10)的上側噴射有隧道硬化層(11),所述隧道硬化層(11)的上側表面與橫通道硬化層(7)的上側表面平齊,所述隧道硬化層(11)以掌子面為界在開挖完成的隧道范圍內沿隧道初支(9)縱向間隔成段設置在橫通道結構的前后兩側,所述隧道排水溝(12)設置在隧道回填層(10)和隧道硬化層(11)的兩側、位于隧道初支(9)之內,隧道排水溝(12)隨著隧道硬化層(11)也成段設置,所述隧道排水溝(12)與橫通道排水溝(5)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砂卵石地層暗挖隧道地下水疏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橫通道排水溝(5)包括沿橫通道初支(4)縱向設置在橫通道初支(4)的兩側的第一排水溝(51)和第二排水溝(52),還包括橫向設置的第三排水溝(53),第三排水溝(53)的結構與第一排水溝(51)和第二排水溝(52)的結構相同,所述第一排水溝(51)沿橫通道初支(4)前側縱向通長設置,第一排水溝(51)的出水口連通至井體(1)內,所述第二排水溝(52)沿橫通道初支(4)后側縱向設置,第二排水溝(52)的長度小于第一排水溝(51)的長度,第二排水溝(52)靠近豎井結構的端部通過第三排水溝(53)與第一排水溝(51)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砂卵石地層暗挖隧道地下水疏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土倉(2)包括倉體(21)和豎向支撐(22),所述倉體(21)落置在井體(1)的底部,倉體(21)的四周間隔固定連接有豎向支撐(22),所述倉體(21)的寬度與井體(1)之間尺寸相適應,倉體(21)緊靠井體(1)的后側,倉體(21)的后側、左右兩側的豎向支撐(22)與井體(1)的側壁之間分別緊貼,兩者之間的空隙通過填充有卵礫石(13),所述倉體(21)的上側表面、豎向支撐(22)的頂側面以及橫通道回填層(6)的上側表面均平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富水砂卵石地層暗挖隧道地下水疏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體(1)內、倉體(21)的前方設有水平內支撐(14),所述水平內支撐(14)的左右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井體(1)的左右兩側壁上,所述水平內支撐(14)的設置高度與倉體(21)的頂側面標高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富水砂卵石地層暗挖隧道地下水疏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積水倉(3)內設有豎向排水管(1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富水砂卵石地層暗挖隧道地下水疏排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線隧道結構共設有兩道,分別為近井隧道(16)和遠井隧道(17),近井隧道(16)的隧道排水溝(12)位于第三排水溝遠離井體(1)的一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8165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