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蘋果高效雜交育種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75921.1 | 申請日: | 2020-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928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7 |
| 發明(設計)人: | 續海紅;楊凱;孫俊杰;牛慈瓊;李全;弓桂花;武曉璇;王建平;孟慶桃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H1/02;A01C1/00;A01G2/3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信立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陳炳萍 |
| 地址: | 030801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蘋果 高效 雜交育種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果樹育種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蘋果高效雜交育種方法,首先對已確定的父本進行花粉采集,干燥授粉,套袋;一周后摘袋,標記雜交果;采收、取種、貯藏;到11月下旬,對貯藏雜交種浸泡,冷藏催芽,到第二年3月中旬,取出冷藏雜交種放入恒溫培養箱催芽,育苗;苗木移栽,移栽當天進行澆水;苗木生長過程中進行拔草,灌水,除蟲,并在9月中旬對頂稍集中修剪,促進頂芽飽滿充實,選取飽滿充實的頂芽進行嫁接,嫁接在山西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選育的SH及Y系作中間砧苗木上。本發明雜交育種方法降低了成本和工作量,提高蘋果高效雜交育種效率,縮短育種周期,減低育種成本,有利于利于蘋果品質更新的可持續發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種植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蘋果高效雜交育種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最接近的現有技術:蘋果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我國是蘋果的發源地及主栽地,其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但現有蘋果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是日本選育品種富士及富士芽變,自育品種少,推廣面積小,為加快育種步伐,蘋果雜交育種是改善蘋果品質,提高品種更新速度較為穩定的一種育種手段。雜交育種包括:親本選擇、雜交授粉、雜交種采集和處理、播種育苗、雜交苗高接、初選、復選、決選等環節。但傳統的育種方法育種周期長,育種成本高,不利于蘋果品質更新的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是:傳統的蘋果育種方法育種周期長,育種成本高,不利于蘋果品質更新的可持續發展。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難度:如何改進雜交育種方法,以減少育種周期,降低育種成本。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意義: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可以降低成本和工作量,提高蘋果高效雜交育種方法,縮短育種周期,減低育種成本。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蘋果高效雜交育種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蘋果高效雜交育種方法,所述蘋果高效雜交育種方法包括:
步驟一,花粉收集:在花蕾期到中心花開放期間,采集雄蕊發育完成的花蕾,花粉剝離干燥,將干燥后的花粉用消毒后的透明器皿密封干燥4℃避光保存;
步驟二,雜交授粉:將已開花的中心花花朵摘除,剩余花朵摘除半個花瓣,漏出雌蕊,使用采集到的花粉對雌蕊進行授粉,然后對授粉后的花絮使用單層紙套袋,5-7天后摘除紙袋,并對授粉花絮做標記;
步驟三,雜交種采集保存:雜交果實充分成熟后采收,在溫室下放置15-25天,讓雜交種子在果實中充分成熟,人工剝離雜交種,陰干后標記放入牛皮紙袋中,通風干燥保存;
步驟四,雜交種處理:11月下旬,將干燥保存到雜交種取出,浸泡24h后,拷出,用浸泡過800倍多菌靈的濕報紙包裹,放入半密封的塑料袋,冰箱冷藏。
步驟五,雜交種催芽:次年3月中旬開始播種時將保存的雜交種子放置在人工氣候箱或光照培養箱培養皿保濕條件下25℃恒溫催芽,催芽時每天無菌水沖洗種子1遍,催芽致種皮裂開或剛露白;
步驟六,雜交苗培育:次年3月中旬大棚穴盤育苗,選用72孔的穴盤,將育苗基質處理裝盤,將裝好基質的穴盤堆放后,下面的盤中間基質自然形成凹陷,將雜交種一粒一粒放入穴盤的每個凹陷處,上面撒基質蓋平,控制大棚溫濕度,待幼苗長到6片葉時移出大棚;
步驟七,雜交苗移栽:選擇移栽雜交苗地塊,旋地、整地、灌水,灌水一天后用黑色地膜覆蓋地面,然后苗木移栽當天在覆蓋地膜的地面用打孔器打孔取土,苗木移栽時間大概在4月中下旬,最好選擇陰天移栽,移栽后當天澆水一次,倒伏的苗木進行扶植;
步驟八,雜交苗管理:苗木長到20-30cm時拔草一次,在5月初-6月底灌水兩次,打一次防治蚜蟲和卷葉蟲的藥劑,到9月中旬對頂稍集中修剪,促使頂芽飽滿充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未經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759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