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塑殼斷路器電動操作機構的控制結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75627.0 | 申請日: | 2020-05-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0324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0 |
| 發明(設計)人: | 朱永林;談行;談建平;孫方瑞;湯俊琪;黃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洛凱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71/12 | 分類號: | H01H71/12;H01H71/24;H01H71/1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權航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張佳文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斷路器 電動 操作 機構 控制 結構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塑殼斷路器電動操作機構的控制結構,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上設置齒輪離合機構和控制滑塊;所述殼體上形成手動操作工位和電動操作工位,所述控制滑塊往復運動于手動操作工位和電動操作工位;當所述控制滑塊移動至手動操作工位時,所述齒輪離合機構處于合并狀態;當所述控制滑塊移動至電動操作工位時,所述控制滑塊帶動齒輪離合機構處于分離狀態。不會發生誤操作,提高了安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斷路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塑殼斷路器電動操作機構的控制結構。
背景技術
高壓斷路器都是帶觸頭的電器,通過觸頭的分、合達到開斷與關合電路的目的,因此必須依靠一定的機械操作系統才能完成。
在斷路器本體以外的機械操作裝置稱為操作機構,現有斷路器的操作機構可以手動操作或者電動操作,但是手動操作或電動操作分別由不同的部件進行控制,當操作機構需要手動操作時,首先要通過第一個控制部件切斷電動操作的電源,然后再通過第二個控制部件切斷離合裝置,最后才能進行手動操作,操作機構結構復雜、體積大、操作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塑殼斷路器電動操作機構的控制結構。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塑殼斷路器電動操作機構的控制結構,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上設置齒輪離合機構和控制滑塊;所述殼體上形成手動操作工位和電動操作工位,所述控制滑塊往復運動于手動操作工位和電動操作工位;
當所述控制滑塊移動至手動操作工位時,所述齒輪離合機構處于合并狀態;當所述控制滑塊移動至電動操作工位時,所述控制滑塊帶動齒輪離合機構處于分離狀態。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上設置有輸出軸、電機以及齒輪傳動機構,所述齒輪傳動機構的輸入端與電機連接,所述齒輪傳動機構的輸出端連接輸出軸;
當所述齒輪離合機構處于合并狀態;所述電機經齒輪傳動機構帶動輸出軸轉動;
當所述齒輪離合機構處于分離狀態,所述齒輪傳動機構斷開電機與輸出軸之間的動力傳輸。
進一步的:所述殼體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電機工作的微動開關,所述控制滑塊上形成用于與微動開關接觸配合的第一觸發部;
當所述控制滑塊移動至電動操作工位,所述控制滑塊的第一觸發部與微動開關接觸并觸發微動開關,以使所述電機處于斷電狀態。
進一步的:所述輸送軸上端形成用于與手動操作桿配合的連接部,所述控制滑塊上形成有遮擋部;
當所述控制滑塊移動至手動操作工位時,所述控制滑塊的遮擋部移動至輸送軸的連接部上方。
進一步的:所述齒輪離合機構包括安裝軸、下離合齒輪、上離合齒輪、壓縮彈簧以及離合壓塊,所述上離合齒輪直徑小于下離合齒輪;
所述殼體包括頂板和底板;
所述離合壓塊上端形成導向壓桿;
所述安裝軸固定設置在頂板和底板之間,所述安裝軸上設置有限位卡環, 所述安裝軸由下至上依次套接有壓縮彈簧、下離合齒輪以及上離合齒輪,所述壓縮彈簧、下離合齒輪以及上離合齒輪位于底板和限位卡環之間,所述下離合齒輪以及上離合齒輪與安裝軸之間均形成轉動配合,所述下離合齒輪上開設有卡口,所述上離合齒輪上設置有用于與卡口配合的卡凸,所述離合壓塊設置在下離合齒輪上端,所述離合壓塊的導向壓桿上端從頂板穿過,所述控制滑塊上形成用于與導向壓桿上端接觸配合的第二觸發部。
進一步的:所述齒輪傳動機構包括第一齒輪、第二齒輪、第三齒輪、第四齒輪、第五齒輪以及齒輪離合機構,所述第一齒輪與電機轉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洛凱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洛凱機電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756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