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馬鈴薯脫毒微型薯的繁育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70569.2 | 申請日: | 2020-05-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4896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胡畢帥;胡榮海;蘇成會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泵龍馬鈴薯種植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22/25 | 分類號: | A01G22/25;A01G2/10;A01C21/00;A01G24/10;A01G24/15;A01G24/20;A01G24/27;A01G24/30;A01G31/00;C12N5/00;C12N5/04;C05G1/00;C05G5/20 |
| 代理公司: | 昆明盈正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8 | 代理人: | 李巋 |
| 地址: | 655215 云南省***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馬鈴薯 脫毒 微型 繁育 方法 | ||
1.一種馬鈴薯脫毒微型薯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選取經酶聯免疫病毒檢測鑒定為無病毒的馬鈴薯無菌苗,將無菌苗剪成1~2cm的帶有1~3個腋芽的莖段,將腋芽以下部分扦插于含有誘導培養基的苗床中進行配養;
S2、按株行距為5×7cm進行扦插,扦插前要將苗床澆透,扦插后在黑暗條件下培養20~26小時,緩苗期不澆水,扦插后遮蔭5~10d,溫度控制在18~21℃,相對濕度保持在95%~100%,采用光照培養,每天光照12~16h,光照強度為1800~2200lux;
S3、定植7~20天后,根據苗情噴施0.2~0.3%的營養液4~6次,在新苗生長過程中保持基質濕潤,持水量60~70%,當匍匐莖已經開始膨大時,基質濕度控制在75%~80%,溫度17℃~25℃;
S4、脫毒苗定植緩苗后,葉片長至接近成齡大小時,定植3周后,開始增施二氧化碳氣體肥料,二氧化碳施肥濃度在250~330ppm,通風換氣前停止使用;
S5、花后20天或植株下部葉片達到三分之一變黃時即可采收,生長期控制在70~80d收獲,采收后放在通風陰涼處晾曬7~10d;裝入種子袋,貼好標簽,入庫2~4℃條件下低溫儲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脫毒微型薯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誘導培養基,按照以下重量份數計的原料制備而成:木薯渣80~90份、黃腐酸鉀0.2~0.4份、微生物菌劑1.2~2.5份、吲哚丁酸0.1~0.3份、珍珠巖5~20份、BT生根粉0.3~0.5份,萘乙酸0.1~0.2份,蛭石5~15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脫毒微型薯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馬鈴薯無菌苗為不含馬鈴薯Y病毒、馬鈴薯卷葉病毒、馬鈴薯X病毒、馬鈴薯S病毒及馬鈴薯晚疫病病毒中一種或多種病毒的試管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鈴薯脫毒微型薯的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營養液按質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制成:硝酸鈣1~3%、硝酸鉀3~5%、硫酸鎂1~3%、尿素2~5%、磷酸二氫鉀1~3%、硫酸銨1~3%、氯化鈣1~3%、EDTA-Na0.2~0.5%、硫酸銅0.5~1%,水楊酸0.05~0.1%,其余為蒸餾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早熟高營養紅皮紅肉彩色馬鈴薯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莖段扦插深度為一節插入基質內部,一節露在基質外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泵龍馬鈴薯種植有限公司,未經云南泵龍馬鈴薯種植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7056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