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模塊、電池包和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68363.6 | 申請日: | 2020-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7780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31 |
| 發明(設計)人: | 楊重科;馮帥;趙亮;李成亮;翁志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寶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10 | 分類號: | H01M2/10;H01M2/26;H01M1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肖陽 |
| 地址: | 21533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模塊 車輛 | ||
本發明公開了電池模塊、電池包和車輛。其中,電池模塊包括:疊片體,疊片體包括多個堆疊體,堆疊體由多個軟包電芯堆疊而成;在一個堆疊體中,各個軟包電芯的正負極極耳分別連接形成正負極連接部,堆疊體通過正極連接部/負極連接部和與其相鄰的另一個堆疊體的負極連接部/正極連接部串聯連接;末端支架,其設在位于兩端的堆疊體的正極連接部或負極連接部;中間支架;其設在相鄰的兩個堆疊體之間。該電池模塊中的單體軟包電芯并聯,串聯極耳直接連接,實現了各個堆疊體模塊之間的級聯。減少了串并聯銅排以及外部安裝結構,減少模塊成組附件,降低成本和重量,提高空間利用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汽車領域,具體而言,本發明涉及電池模塊、電池包和車輛。
背景技術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普及,新能源汽車中動力電池的使用要求變得越來越高。特別是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續時里程的要求不斷提高,常見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包無論在長度還是寬度方向,都超過1m;而目前市面上,電池模塊的長度一般在0.3m左右,所以在動力電池包中,需要設置至少三個,甚至更多電池模塊。
設置多個電池模塊,則需要對每個電池模塊均添加固定結構,組裝復雜。同時,相鄰兩個電池模塊之間需要通過外設的動力連接件進行動力連接。電池模塊安裝結構較多,不僅導致成本提高,而且導致整體重量上升;同時,單個模組體積內,安裝結構占用了較多的內部空間,造成動力電池模塊,電池包整體容量降低,電池包內電池模塊設置越多,空間浪費就越多。另外,因需要設置多個外置動力連接件進行動力連接,導致內阻、成本增加,提高了動力電池包在使用中的內耗和成本。
綜上所述,現有的新能源汽車電池組仍有待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電池模塊、電池包和車輛。該電池模塊中的單體軟包電芯并聯,串聯極耳直接連接,實現了各個堆疊體模塊之間的級聯。從而,減少了堆疊體之間的串并聯銅排以及外部安裝結構,減少模塊成組附件,降低成本和重量,提高空間利用率,進而可以在電池包能容納更多的極組,提升車輛續航里程。
在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電池模塊。根據本發明的實施例,該電池模塊包括:
疊片體,所述疊片體包括多個堆疊體,每個所述堆疊體由多個軟包電芯堆疊而成;在一個所述堆疊體中,各個所述軟包電芯的正極耳連接形成正極連接部,各個所述軟包電芯的負極耳連接形成負極連接部,所述堆疊體通過正極連接部/負極連接部和與其相鄰的另一個所述堆疊體的負極連接部/正極連接部串聯連接;
末端支架,所述末端支架設在位于兩端的所述堆疊體的正極連接部或負極連接部;所述末端支架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個第一定位結構、中部設有極耳伸出槽;所述第一定位結構包括側部導向柱和側部導向槽,所述側部導向柱和所述側部導向槽分別位于所述第一定位結構的兩側,且相互適配;
中間支架,所述中間支架設在相鄰的兩個所述堆疊體之間,且相鄰的兩個所述堆疊體之間左右各設置一個所述中間支架;所述中間支架的一端設有前部導向柱,另一端設有一個第二定位結構,中部設有極耳伸出槽;所述第二定位結構包括前部導向槽、側部導向柱、側部導向槽和支架安裝孔,所述側部導向柱和所述側部導向槽分別位于所述第二定位結構的兩側,且相互適配;所述前部導向槽與所述前部導向柱相適配;
側板,所述側板設在所述疊片體的左右兩側,所述側板上設有多個側板安裝孔、側板導向槽和側板導向柱,所述側板安裝孔與所述支架安裝孔同軸設置,所述側板導向槽和所述側板導向柱分別設在所述側板的內外兩側。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電池模塊中,每個堆疊體中包括多個軟包電芯,各個軟包電芯中的正極耳匯集形成正極連接部,負極耳匯集形成負極連接部。一個堆疊體通過正極連接部和與其相鄰的另一個堆疊體的負極連接部串聯連接,或者一個堆疊體通過負極連接部和與其相鄰的另一個堆疊體的正極連接部串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寶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昆山寶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6836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