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拼裝式預應力錨頭、封錨結構及施工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46043.0 | 申請日: | 2020-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953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封志軍;王毅敏;肖朝乾;劉菀茹;李安洪;姚裕春;薛元;周文洋;曾銳;牟迪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74 | 分類號: | E02D5/74;E02D17/20;E02D31/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51221 | 代理人: | 劉蕓蕓 |
| 地址: | 610031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拼裝 預應力 結構 施工工藝 | ||
1.拼裝式預應力錨頭,其特征在于,包括錨索封頭(5)和工作底座(6),所述工作底座(6)的底部用于與框架梁(1)固定連接,所述錨索封頭(5)與所述工作底座(6)固定連接或一體成型設置;
所述錨頭內部設有空腔,所述空腔用于放置錨索(4)和錨具(10);
所述錨頭的側面設有補漿孔(14),所述補漿孔(14)與所述空腔連通;
所述錨索封頭(5)的頂部設有蓋板(7),所述蓋板(7)與所述錨索封頭(5)可拆卸地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拼裝式預應力錨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包括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13),所述第一空腔和所述第二空腔(13)連通,所述第二空腔(13)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一空腔的直徑,所述第二空腔(13)內填充有防腐油脂(11),所述第一空腔貫通至所述工作底座(6)表面,所述補漿孔(14)設置在所述工作底座(6)的側面,并與所述第一空腔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拼裝式預應力錨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底座(6)上設有多個螺栓孔(15),多個所述螺栓孔(15)內設有固定螺栓(9),所述固定螺栓(9)用于固定連接所述工作底座(6)與所述框架梁(1),所述工作底座(6)與所述框架梁(1)的連接處涂抹有混凝土界面劑。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拼裝式預應力錨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錨頭還包括墊板(12),所述墊板(12)為環狀結構,嵌設于所述第二空腔(13)與所述第一空腔之間,所述墊板(12)的外徑大于所述第二空腔(13)的直徑,所述墊板(12)的內徑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空腔的直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拼裝式預應力錨頭,其特征在于,所述錨頭為預制整體式錨頭。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拼裝式預應力錨頭,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7)的一端設有插銷(8),所述插銷(8)用于固定連接所述蓋板(7)與所述錨索封頭(5)。
7.拼裝式預應力封錨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梁(1)、錨索(4)、錨具(10)和上述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錨頭;
所述錨具(10)放置在所述空腔內;
所述框架梁(1)上設有錨索鉆孔(2),所述錨索(4)的一端穿過所述錨索鉆孔(2)并伸出所述框架梁(1),所述錨索(4)伸出所述框架梁(1)的一端位于所述空腔內并與所述錨具(10)固定連接,所述錨索(4)的另一端用于進行錨固。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拼裝式預應力封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包括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13),所述錨具(10)位于第二空腔(13)內,所述錨索(4)的一端穿過所述第一空腔與所述錨具(10)固定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拼裝式預應力封錨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錨索鉆孔(2)內設有注漿管(3),所述注漿管(3)用于對所述錨索鉆孔(2)進行壓力注漿。
10.拼裝式預應力封錨結構施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施做錨索鉆孔(2);
將錨索(4)放置在錨索鉆孔(2)內,然后進行壓力注漿;
在框架梁(1)對應位置預留螺栓孔(15);
制作錨頭和蓋板(7);
在框架梁(1)上安裝錨頭;
在空腔內安裝錨具(10);
錨索(4)張拉鎖定;
通過補漿孔(14)進行補漿;
在第二空腔(13)內注滿防腐油脂(11);
最后安裝蓋板(7),并插入插銷(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46043.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