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干式真空泵及原油真空閃蒸處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45013.8 | 申請日: | 2020-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003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7 |
| 發明(設計)人: | 黃桂朝;王月;胡湘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凱旋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7/06 | 分類號: | C10G7/06;C10G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孫寶海;闞梓瑄 |
| 地址: | 528478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真空泵 原油 真空 閃蒸 處理 裝置 | ||
本發明提出一種干式真空泵及原油真空閃蒸處理裝置,干式真空泵包含惰性氣體模塊,惰性氣體模塊包含氣源、氣鎮單元、密封單元、吹掃單元以及控制單元。氣源用以儲存惰性氣體。氣鎮單元連接于氣源與泵體的泵腔之間。密封單元連接于氣源與泵體的密封環之間。吹掃單元連接于氣源與泵體的入口管線之間。控制單元分別連接于氣鎮單元、密封單元和吹掃單元。控制單元被配置為在干式真空泵工作時,控制氣鎮單元以第一壓力和第一流量向泵腔輸送惰性氣體,并控制密封單元以第二壓力和第二流量向密封環輸送惰性氣體而形成氣體密封,控制單元還被配置為在干式真空泵停止工作時,控制吹掃單元以第三壓力和第三流量經由入口管線對泵腔進行吹掃。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原油真空閃蒸處理裝置的真空系統設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干式真空泵及原油真空閃蒸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海上原油資源的開發需求,原油真空閃蒸處理設備需要應對不同的海上石油平臺的發電機用原油需求,海上平臺的發電機是每天24h不停運轉,針對我們原油閃蒸處理裝置也是每天24h不停的運轉,這對于我們系統的可靠性提出非常高的要求,特別是在真空系統上,真空泵的可靠性尤其重要;雖然初期的原油閃蒸處理裝置已經設置了備用真空泵,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大量的可凝析性氣體產生隨真空系統抽到前級干式真空泵內,在真空泵腔內凝結,會造成干式真空泵的齒輪箱潤滑油乳化,造成潤滑失效,整套真空泵卡死故障,故障后真空泵的維修時間長,維修成本高。我們這次新開發的干式真空泵上的氮氣模塊能保證該真空泵在此工況下穩定連續運轉,滿足海上的發電機連續不停的用油。
針對現有的原油真空閃蒸處理裝置在處理原油過程中,真空系統抽取出來的是大量可凝性氣體,進入到干式真空泵進行二次壓縮,由于壓力的變化肯定會形成一定的冷凝液;由于連續抽取的氣體量大,該冷凝液量已經大大超過了真空泵的能承受的液量,會造成堆積在泵腔無法及時排出,該冷凝液會通過泵體的免維護密封環進入到齒輪箱,造成齒輪箱里面的潤滑油乳化,如果乳化后的潤滑油沒有及時更換,就會由于潤滑失效造成齒輪磨損,真空泵卡死等嚴重故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能夠減少泵腔內冷凝液凝結、有效隔離泵腔內可凝氣體進入齒輪箱、保證泵腔潔凈的干式真空泵。
本發明的另一個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具有上述干式真空泵的原油真空閃蒸處理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干式真空泵,包含泵體。其中,所述干式真空泵還包含惰性氣體模塊,所述惰性氣體模塊包含氣源、氣鎮單元、密封單元、吹掃單元以及控制單元。所述氣源用以儲存惰性氣體。所述氣鎮單元連接于所述氣源與所述泵體的泵腔之間。所述密封單元連接于所述氣源與所述泵體的密封環之間。所述吹掃單元連接于所述氣源與所述泵體的入口管線之間。所述控制單元分別連接于所述氣鎮單元、所述密封單元和所述吹掃單元。所述控制單元被配置為在所述干式真空泵工作時,控制所述氣鎮單元以第一壓力和第一流量向所述泵腔輸送惰性氣體,并控制所述密封單元以第二壓力和第二流量向所述密封環輸送惰性氣體而形成氣體密封,所述控制單元還被配置為在所述干式真空泵停止工作時,控制所述吹掃單元以第三壓力和第三流量經由所述入口管線對所述泵腔進行吹掃。
根據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氣鎮單元和所述密封單元共用一個第一管線、一個第一電磁閥和一個第一氣體調壓閥,所述第一管線一端連接于所述氣源,所述第一電磁閥和所述第一氣體調壓閥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管線。其中,所述控制單元被配置為控制所述第一電磁閥的啟閉和開度,并控制所述第一氣體調壓閥調節所述第一管線內的氣體壓力。其中,所述氣鎮單元還包含第一子管線,所述第一子管線連接于所述泵腔與所述第一管線的另一端,所述密封單元還包含第二子管線,所述第二子管線連接于所述密封環與所述第一管線的另一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凱旋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凱旋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4501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