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液體囊角度調節的SPR傳感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344936.1 | 申請日: | 2020-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808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瑾;陳林林;楊海馬;李筠;任文佳;李美瑩;虞梓豪;張鵬程;殷鳳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552 | 分類號: | G01N21/55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楊宏泰 |
| 地址: | 20162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液體 角度 調節 spr 傳感器 裝置 | ||
1.一種基于液體囊角度調節的SPR傳感器裝置,用于測量溶液濃度,其特征在于,包括角度調制組件、傳感組件、流通組件、入射組件和數據采集組件,所述的流通組件內通入待測溶液,所述的傳感組件設置于流通組件內,且與待測溶液相互接觸,所述的角度調制組件包括鉸鏈(3)和設置于鉸鏈(3)兩側面之間的液體囊(7),所述的鉸鏈(3)的一側面與入射組件連接,另一側面與傳感組件連接,所述的液體囊(7)通過改變內部液體體積調節鉸鏈(3)的開合角度,所述的數據采集組件與入射組件相互連接;
所述的入射組件產生光波射入傳感組件,所述的角度調制組件通過鉸鏈(3)的開合角度調節光波入射角度,入射的光波在傳感組件處發生全內反射和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后,通過入射組件返回至數據采集組件,最終數據采集組件得到角度隨反射率變化的SPR光譜,進行數據處理,測定出溶液的濃度;
所述的入射組件包括激光器(1)、光纖(2)和光纖夾頭(5),所述的光纖夾頭(5)包括第一光纖夾頭和第二光纖夾頭,分別設置于鉸鏈(3)的一側面上,所述的激光器(1)通過光纖(2)與第一光纖夾頭連接,所述的第二光纖夾頭通過光纖(2)與數據采集組件連接;
所述的角度調制組件還包括拉力彈簧(11)以及與光纖夾頭(5)設置于鉸鏈(3)同一側面上的彈簧拉桿(4)和馬達(6),所述的彈簧拉桿(4)與鉸鏈(3)的轉軸連接,所述的馬達(6)設置兩個,與兩個光纖夾頭(5)共同呈直線排列,并通過彈簧拉桿(4)依次連接,所述的拉力彈簧(11)設置于鉸鏈(3)的底端,其兩端分別與鉸鏈(3)的兩側面連接;
所述的傳感組件包括直角三棱鏡(16)和金屬薄膜(15),所述的流通組件包括相互連通的待測腔(14)和溶液管道(13),待測溶液通過溶液管道(13)通入待測腔(14)并在檢測后通過溶液管道(13)流出待測腔,所述的直角三棱鏡(16)的斜邊與鉸鏈(3)的一側面連接,所述的金屬薄膜(15)鍍設于直角三棱鏡(16)的兩條直角邊上,并設置于待測腔(14)內與待測溶液相互接觸;
所述的液體囊(7)包括COP塑料膜和填充于COP塑料內的填充液,所述的填充液為與直角三棱鏡(16)折射率相同的玻璃折射匹配液,所述的液體囊(7)填充于直角三棱鏡(16)以及光纖夾頭(5)之間,與直角三棱鏡(16)的斜邊和光纖夾頭(5)之間緊密貼合;
所述的液體囊(7)通過填充液體體積的改變,控制鉸鏈(3)的開合角度,調節光波的入射角度;
所述的兩個馬達(6)通過牽引彈簧拉桿(4)分別控制兩個光纖夾頭(5)左右移動,調節光波的入射位置;
所述的激光器(1)產生光波,經過光纖(2)從第一光纖夾頭射入,并在通過液體囊(7)后射入直角三棱鏡(16)的一個直角面并發生全內反射,當入射角大于臨界角時,與金屬薄膜(15)發生等離子共振,反射光束射到直角三棱鏡(16)的另一直角面并發生全內反射,當入射角大于臨界角時,與金屬薄膜(15)再次發生等離子共振,反射光束與入射光線平行,從第二光線夾頭射出,并通過光纖(2)通入數據采集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液體囊角度調節的SPR傳感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個光纖夾頭(5)設置于中間,所述的馬達(6)分別設置于兩個光纖夾頭(5)的兩側,形成對稱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液體囊角度調節的SPR傳感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鉸鏈(3)的開合角度范圍為0°-7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液體囊角度調節的SPR傳感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器(1)為光纖耦合半導體激光器,發射665nm波長的光波,所述的直角三棱鏡(16)的折射率為1.64,所述的金屬薄膜(15)為金膜或銀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液體囊角度調節的SPR傳感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通組件還包括溫度計(18)和流速計(17),所述的溫度計(18)和流速計(17)分別安裝于待測腔(14)輸入端的管道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未經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4493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