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市政管線保護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344920.0 | 申請日: | 2020-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363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13 |
| 發明(設計)人: | 唐丹;李雪琴;吳朝勇;滕松浩 | 申請(專利權)人: | 臺州市市政基礎設施開發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1/11 | 分類號: | F16L1/11;F16L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王乾 |
| 地址: | 318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市政 管線 保護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市政管線保護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市政道路施工的技術領域,市政管線保護結構包括弧形板、半管和旋轉架,所述的半管的上端面上設有破土部,所述的破土部的徑向截面呈等腰銳角三角形形狀,所述的半管的兩端還設有轉動桿;所述的旋轉架包括支撐腿和與支撐腿相連接的滑板,所述的滑板上設有弧形通槽,所述的轉動桿穿過弧形通槽,所述的弧形通槽的圓心和半管的圓心位于同一軸線上。本發明具有施工工期短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市政道路施工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市政管線保護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道路建筑物越來越密集,對應的城市地下管線的設置也越來越多;現有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導線地下管線損壞的情況時有發生。
現有技術采用砌筑管溝保護管線的方法,挖開管線上的覆土后在管線兩邊用混凝土砌墻,再在管線上蓋板。
上述中的現有技術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采用上述方法對管線進行保護時,需要砌墻,因此導致施工工期較長。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市政管線保護結構的施工方法,其具有施工工期短的特點。
本發明的上述發明目的一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市政管線保護結構的施工方法,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進行施工,每段施工步驟如下:
步驟1,挖掘覆土層,形成長度為0.5m-1m的溝渠,使得管線外露且溝渠的底面和管線的軸心位于同一水平面;
步驟2,在溝渠的兩端挖掘輔助腔,輔助腔和溝渠相連通且位于輔助腔內的管線處于懸空狀態;
步驟3,將半管放置在溝渠的底面上且覆蓋在管線的上方;
步驟4,在輔助腔內設置旋轉架,通過旋轉架將半管旋轉,使得半管位于管線的下方;
步驟5,在半管的上方放置弧形板,將弧形板和半管以及旋轉架相連接;
步驟6,向弧形板與半管形成的間隙內填充土壤;
步驟7,回填溝渠和輔助腔,完成該段施工;
步驟8,下一段施工重復上述步驟,最終完成管線保護施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管線處于弧形板和半管形成的空間內,因此能夠有效避免在存在行車載荷的情況下,管線周圍的土壤受擠壓對管線擠壓得問題發生,同時由于半管是向下旋轉至管線下方,因此能夠有效的對管線支撐效果,弧形板具有良好的抗壓效果,因此弧形板能夠分擔管線所受到的垂直載荷,進而能夠對管線起到保護作用。同時相對于砌墻的方法,本方法施工工期更短。
本發明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的半管的圓心、弧形板的圓心和管線的軸心位于同一豎直線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當存在垂直于管線的載荷時,弧形板能夠能夠最大程度的分擔管線所受到的垂直載荷,使得對管線的保護效果更好。
本發明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所述的半管為鋼材構件,所述的弧形板為鋼材構件或工程塑料預制件。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因此半管和弧形板具有結構強度高得特點,使用壽命長性能穩定,使得對管線的保護效果更好。
本發明在一較佳示例中可以進一步配置為:在步驟4之后,步驟5之前,對半管上部的泥土進行清理。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因此,使得半管上部更為潔凈,更便于弧形板和半管進行連接。
本發明的上述發明目的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臺州市市政基礎設施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未經臺州市市政基礎設施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4492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