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進的CFAR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44727.7 | 申請日: | 2020-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989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貽雄;謝陽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S7/40 | 分類號: | G01S7/40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新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羅恒蘭 |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進 cfar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改進的CFAR檢測方法,其考慮了雷達目標檢測的距離因素,并在閾值計算時增加了距離因子,從而提高目標的檢測概率、增加雷達檢測距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雷達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改進的CFAR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雷達信號檢測技術在提高雷達性能,增強目標探測能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檢測是將信號與閾值進行比較的過程。在雷達系統中,為了減少由錯誤檢測引起的成本,希望檢測閾值不僅能使得檢測概率最大化,并且可以使得誤報率在預設水平之下。因此,通常閾值是檢測概率和虛警概率的函數。雷達仿真中對于信號噪聲一般取為高斯白噪聲,然而在實際應用中,噪聲往往是有色噪聲,且功率是未知的。
CFAR(Constant False Alarm Rate Detection)技術則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對給定的檢測單元進行檢測的時候,從相鄰塊估計噪聲功率,檢測閾值V為:V=αN;其中,N為噪聲功率,α為閾值因子,主要取決于虛警率。從上式可知,閾值來源于實際數據的噪聲信息。在適當的閾值因子下,產生的虛警概率可以保持在一個恒定值,所以稱之為CFAR(恒虛警率檢測)。
在目前的CFAR檢測中,無論是閾值因子的選取還是噪聲的提取,其影響因素都不包含距離因素。在實際情況中,由于電磁波隨著距離的增大而衰減,對于同一種目標,其相對雷達的距離越遠,雷達所檢測的目標信號的峰值也越小,即信號越微弱。在這種情況下,由于閾值因子值取決于虛警率,與距離無關,將會導致雷達檢測不到目標,造成漏檢現象,降低了雷達的檢測距離。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改進CFAR檢測方法,以提高目標的檢測概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改進的CFAR檢測方法,其包括
步驟1、輸入檢測信號,該檢測信號為雷達回波信號經處理得到的目標距離像信號;
步驟2、對檢測信號的每一檢測單元進行如下處理:
步驟2.1、對每一檢測單元進行距離因子估計,得到距離因子δ;
步驟2.2、閾值計算;
每個檢測單元的閾值V由噪聲功率N和第二閾值因子α相乘得到,所述第二閾值因子α=f(ρ,δ),其中,ρ為第一閾值因子,其由虛警率決定,σ為距離因子;
步驟2.3、進行閾值檢測:判斷檢測單元信號功率P是否大于閾值V,若大于,則保留該功率P,并記錄該檢測單元的信息;否則,將該檢測單元信號功率P清零;
步驟3、重復步驟2,直至遍歷檢測信號的所有檢測單元。
所述距離因子估計的準則為:距離越大,距離因子的取值越小。
所述檢測信號經過如下處理得到:
將發射信號S(t)作為參考信號,對回波信號R(t)進行脈沖壓縮處理后得到檢測信號。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發明考慮了雷達目標檢測的距離因素,并在閾值計算時增加了距離因子,從而提高目標的檢測概率、增加雷達檢測距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檢測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CFAR檢測結果圖;
圖3為現有技術的CFAR檢測結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揭示了一種改進的CFAR檢測方法,其在CFAR的基礎上,對閾值因子的提取多考慮一個距離因子,來提高目標檢測概率、增加雷達檢測距離。該檢測方法具體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大學,未經廈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4472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