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刀具-工件接觸面液滴動態潤濕特性檢測方法與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344299.8 | 申請日: | 2020-04-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794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24 |
| 發明(設計)人: | 倪敬;崔智;周江恒;何利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3/02 | 分類號: | G01N1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黃前澤 |
| 地址: | 310018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刀具 工件 接觸面 動態 潤濕 特性 檢測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刀具-工件接觸面液滴動態潤濕特性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對m種被測液體分別進行液滴摩擦拖拽試驗,獲得被測液體的潤濕角、鋪展面積和粘附痕跡長度;液滴摩擦拖拽試驗為將被測液體滴加在刀具塊上,并將刀具塊和工件塊進行一次摩擦運動;鋪展面積為摩擦前的俯視面積;粘附痕跡長度為摩擦后所成痕跡的長度;
步驟二、基于層次分析法,將被測液體的動態潤濕特性評判過程分為三個層次:最下層為方案層,由m種被測液體組成;中間層為準則層,由測得的潤濕角、鋪展面積、粘附痕跡長度組成;最上層為目標層,即評判的被測液體的最佳動態潤濕特性;
步驟三、構造準則層對目標層的判斷矩陣A;將潤濕角、鋪展面積、粘附痕跡長度分別作為三個因素;分別設定準則層的三個因素中兩兩之間的重要性影響比;
建立矩陣
(1)
式(1)中,表示第i個因素與第j個因素之間的重要性影響比,i=1,2,3,j=1,2,3,;越大表示第i個因素相較于第j個因素越重要;
計算矩陣
步驟四、構造方案層對目標層的判斷矩陣B、C、D;根據m種被測液體的潤濕角大小,確定m種被測液體兩兩之間的潤濕角特征比,建立矩陣
(2)
(3)
(4)
其中,表示第x種被測液體與第y種被測液體的潤濕角特征比;表示第x種被測液體與第y種被測液體的鋪展面積特征比;表示第x種被測液體與第y種被測液體的痕跡長度特征比;x=1,2,…,m,y=1,2,…,m;
分別計算矩陣、、的權向量、、和最大特征根、、;
步驟五、對矩陣A、B、C、D分別進行一致性檢測,對未通過一致性檢測的矩陣根據步驟六中的方法進行修正;若矩陣A、B、C、D均通過一致性檢驗,則直接進入步驟七;
步驟六、對各個未通過一致性檢測的矩陣A、B、C或D進行修正,使其通過一致性檢驗;
步驟七、計算各方案對目標的權向量,如式(7)所示;
(7)
權重特征值分別對應m種被測液體;權重特征值越大,則對應的被測液體的動態潤濕特性越優異,由此得到m種被測液體的動態潤濕特性的優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刀具-工件接觸面液滴動態潤濕特性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六中修正矩陣的具體過程如下:
6-1:將未通過一致性檢測的矩陣A、B、C或D分別定義為被修正矩陣Z;根據被修正矩陣Z的權向量構造一致性矩陣如式(5)所示;
(5)
6-2:計算擾動矩陣P如式(6)所示;
(6)
6-3:按照擾動矩陣P中元素絕對值從大到小的順序,對被修正矩陣Z內各個對應元素進行排序;之后按照順序依次修正被修正矩陣Z內各個大于1的元素;修正的條件為:若被修正的元素且,則將減小1;若且,則將增大1;否則,保持不變;當被修正矩陣Z內一個大于1的元素被修正時,同步修正該元素在被修正矩陣Z內對角位置的元素,使得;
每當一個被修正矩陣Z內一個大于1的元素被修正后,均對修正后被修正矩陣Z進行一致性檢測;若通過一致性檢測,被修正矩陣Z的修正完成;若未通過一致性檢測,則繼續修正被修正矩陣Z內的下一個元素;若被修正矩陣Z內所有大于1的元素均被修正后,被修正矩陣Z依然未通過一致性檢測,則進入步驟6-4;
6-4.以修正后的被修正矩陣Z作為新的被修正矩陣Z重新執行步驟6-1至6-3的修正,直到被修正矩陣Z通過一致性檢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44299.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吸附原理的水體凈化裝置
- 下一篇:風管安裝結構及安裝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