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像素補償電路及其控制方法、顯示驅動裝置、顯示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40720.8 | 申請日: | 2020-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3835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07 |
| 發明(設計)人: | 耿玓;蘇悅;李泠;盧年端;劉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9G3/3225 | 分類號: | G09G3/3225;G09G3/32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28 | 代理人: | 王勝利 |
| 地址: | 10002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像素 補償 電路 及其 控制 方法 顯示 驅動 裝置 設備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像素補償電路及其控制方法、顯示驅動裝置、顯示設備,涉及顯示技術領域,以減少電路信號,實現窄邊框效果。該像素補償電路包括驅動晶體管、第一開關電路、第二開關電路、發光器件、第一發光信號線和第二發光信號線。第一開關電路用于在第一發光信號線接入的第一發光信號的控制下,向驅動晶體管的輸入端提供電源電壓;第二開關電路用于在第二發光信號線接入的第二發光信號的控制下,控制驅動晶體管與發光器件導通;其中,第一發光信號與第二發光信號由同一發光信號驅動電路產生。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像素補償電路及其控制方法、顯示驅動裝置、顯示設備用于顯示驅動裝置或顯示設備。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像素補償電路及其控制方法、顯示驅動裝置、顯示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柔性透明顯示技術的不斷發展,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縮寫為AMOLED)顯示設備作為一種反應速度快、對比度高的自發光顯示設備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
AMOLED顯示設備顯示圖像時,像素補償電路驅動發光器件發光。為了使發光器件的發光亮度穩定,像素補償電路往往對控制發光器件發光的驅動晶體管的柵源電壓進行補償。在對柵源電壓補償時,通常會增加開關器件。控制不同開關器件的開斷需要不同的控制信號,不同的控制信號通常需要由驅動器上不同的驅動電路產生,從而會導致驅動電路數量增加。進而導致顯示器的邊框需要提供較大的區域來設置驅動器,難以實現現在追求的窄邊框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像素補償電路及其控制方法、顯示驅動裝置、顯示設備,以減少控制信號,實現窄邊框效果。
本發明提供一種像素補償電路。該像素補償電路包括驅動晶體管、第一開關電路、第二開關電路、發光器件、第一發光信號線和第二發光信號線;
所述第一開關電路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發光信號線耦接,所述第一開關電路的第二端與所述驅動晶體管的輸入端耦接,所述第一開關電路用于在所述第一發光信號線接入的第一發光信號的控制下,向所述驅動晶體管的輸入端提供電源電壓;
所述第二開關電路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發光信號線耦接,所述第二開關電路的第二端與所述驅動晶體管的輸出端耦接,所述第二開關電路的第三端與所述發光器件耦接,所述第二開關電路用于在所述第二發光信號線接入的第二發光信號的控制下,控制所述驅動晶體管與所述發光器件導通;
其中,所述第一發光信號與所述第二發光信號由同一發光信號驅動電路產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像素補償電路中,第一發光信號與第二發光信號由同一發光信號驅動電路產生,而同一發光信號驅動電路產生同一發光信號,此時,第一發光信號線接入的第一發光信號與第二發光信號線接入的第二發光信號為同一發光信號延時后產生的兩個信號。由此可見,本發明提供的像素補償電路利用一個發光信號驅動電路產生的第一發光信號和第二發光信號,分別對第一開關電路和第二開關電路進行控制,與現有技術中每個控制信號都需要由一個發光信號驅動電路產生相比,減少了驅動電路的數量,進而能夠減小顯示器的邊框需要提供給驅動器的區域,從而能夠相對現有技術實現窄邊框效果。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像素補償電路的控制方法。該像素補償電路的控制方法應用上述的像素補償電路。所述像素補償電路的控制方法包括:在發光階段,在第一發光信號的控制下,向驅動晶體管的輸入端提供電源電壓;在第二發光信號的控制下,利用所述驅動晶體管控制發光器件發光;其中,所述第一發光信號與所述第二發光信號由同一發光信號驅動電路產生。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供的像素補償電路的控制方法的有益效果與上述技術方案所述像素補償電路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贅述。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顯示驅動裝置。該顯示驅動裝置包括上述像素補償電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4072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