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靜音描述幀發送、協商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40428.6 | 申請日: | 2020-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5502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郭俊元;葉進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0L19/012 | 分類號: | G10L19/0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達信恒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姚曉雨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靜音 描述 發送 協商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靜音描述幀發送、協商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包括:第一網元確定第二終端設備接收SID幀的周期;第一網元在周期中的第一周期到達時,向第二終端設備發送第一SID幀;第一SID幀為第一網元根據第二SID幀生成的;第二SID幀為第一網元在第一周期到達之前最近一次獲取到的來自第一終端設備的SID幀,且第二SID幀為第一終端設備在確定與第二終端設備之間的通話靜音期內的背景噪音變化值大于預設閾值時發送給第一網元的;第一網元在周期中的第二周期到達時,若確定在接收到第二SID幀之后未接收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的SID幀,則繼續向第二終端設備發送第一SID幀。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語音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靜音描述幀發送、協商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語音通信中,由于人發聲并不是連續的,大約有70%左右的空閑時間沒有講話,因此始終用同一個速率進行語音編解碼顯然是對通信信道資源的一種浪費?;谶@種考慮,現有在語音編碼器中引入了語音激活檢測(Voice Activity Detector,VAD)技術,這種技術能有效區分有話語音和無話語音,在有話語音時用正常的編碼速率進行編碼,形成語音幀,而無話語音由一些背景噪音和靜音構成,因此可以用簡單的編碼方式進行處理,形成靜音描述(Silence Descriptor,SID)幀。通過這種變速率的編碼方式,有效的降低了整個通話過程的平均編碼速率,節省了通信信道資源,而通話質量也得到了較好的保證。
現有技術中,在無話語音構成的靜音期內,通常采用固定周期發送SID幀,而周期的確定難以滿足不同通話條件的需求,若SID幀發送過多則浪費帶寬資源,發送過少則可能導致網絡設備以為語音通話雙方通話中斷,造成網絡設備誤判為斷話,從而可能導致用戶投訴。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SID幀發送方法、協商方法及裝置,用以減少發送SID幀的同時,避免用戶認為通話中斷或網絡側認為通信連接中斷而被網絡側拆話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靜音描述幀發送方法,第一網元確定第二終端設備接收SID幀的周期;所述第一網元在所述周期中的第一周期到達時,向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發送第一SID幀;所述第一SID幀為所述第一網元根據第二SID幀生成的;所述第二SID幀為所述第一網元在所述第一周期到達之前最近一次獲取到的來自第一終端設備的SID幀,且所述第二SID幀為所述第一終端設備在確定與所述第二終端設備之間的通話靜音期內的背景噪音變化值大于預設閾值時發送給所述第一網元的;所述第一網元在所述周期中的第二周期到達時,若確定在接收到所述第二SID幀之后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的SID幀,則繼續向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發送所述第一SID幀;其中,所述第二周期為所述第一周期之后的任何一個周期。
基于上述方法,在第一終端設備通過背景噪音變化值大于預設閾值時才發送SID幀的方式,可以減少第一終端設備與所述第二終端設備之間的通話靜音期內SID幀的發送數量,進而減少上行傳輸資源的占用。此外,在第一周期到達時,向第二終端設備發送第一SID幀,在第二周期到達時,若確定在接收到所述第二SID幀之后未接收到所述第一終端設備發送的其他SID幀,則可以繼續向第二終端設備發送第一SID幀,可以保證在第二終端設備接收SID幀的周期內,第二終端設備都可以接收到SID幀,避免用戶認為通話中斷或網絡側認為通信連接中斷而被網絡側拆話的問題。
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所述第一網元在所述周期中的第二周期到達時,可以向所述第二終端設備發送第三SID幀;所述第三SID幀為所述第一網元根據第四SID幀生成的;所述第四SID幀為所述第一網元在所述第二周期到達之前最近一次獲取到的來自第一終端設備的SID幀,且所述第四SID幀為所述第一終端設備在確定與所述第二終端設備之間的通話靜音期內的背景噪音變化值大于預設閾值時發送給所述第一網元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4042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