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食用菌栽培基質再利用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340244.X | 申請日: | 2020-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983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克東;劉振濤;楊晶;胡楊;鄒帥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濟南蓬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21/20 | 分類號: | B65G21/20;B65G21/10;B65G47/29;B65G47/88;B65B69/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尚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307 | 代理人: | 董潔 |
| 地址: | 251400 山東省濟南市濟陽***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食用菌 栽培 基質 再利用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食用菌栽培基質再利用處理方法,包括包括輸送機構、開閉機構和分離機構,所述的輸送機構外壁位置安裝有開閉機構,所述的分離機構安裝在輸送機構上,且所述的分離機構位于輸送機構的最右側位置;本發明解決了處理培植過食用菌的廢棄菌袋,菌糠和塑料菌袋需要相互分離,菌糠可以當做燃料或做為生產其它材料的添加料,菌袋則可以被二次回收,經過處理后的廢棄菌袋既減小了環境污染又節約了能源;現今菌袋回收多采用手工剝離,難度大,耗時長,極大的浪費了生產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栽培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食用菌栽培基質再利用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隨著食用菌行業的崛起,食用菌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由于真菌類食物獨特的口感風味,及其特有的營養價值所為人們喜歡;
人工培育食用菌多是采用菌袋消毒后接種發酵進行食用菌的培育,然而在采菇完成后,需要對耗盡營養價值的菌袋的進行回收處理,為了處理培植過食用菌的廢棄菌袋,菌糠和塑料菌袋需要相互分離,菌糠可以當做燃料或做為生產其它材料的添加料,菌袋則可以被二次回收,經過處理后的廢棄菌袋既減小了環境污染又節約了能源;現今菌袋回收多采用手工剝離,難度大,耗時長,極大的浪費了生產力;
所以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操作簡單處理效果好,能夠有效地將菌袋與菌糠自動徹底分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食用菌栽培基質再利用處理方法。
發明內容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食用菌栽培基質再利用處理方法,其使用了一種菌糠和塑料菌袋的分離設備,該分離設備包括輸送機構、開閉機構和分離機構,采用上述分離設備對廢棄菌袋進行分離的具體方法如下:
S1、間距調節:通過輸送機構對應調整輸送廢棄菌袋的直徑寬度,為廢棄菌袋的傳送路徑提供正確性導向;
S2、輸送作業:通過上述S1步驟將廢棄菌袋導向移動,再通過輸送機構將廢棄菌袋移動到定位點;
S3、依次間距傳送:通過開閉機構完成對廢棄菌袋的單個傳送遞接,為下道工序執行作業提供時間;
S4、分離作業:通過分離機構對廢棄菌袋進行切割,并排出菌糠和分離塑料菌袋;
所述的輸送機構外壁位置安裝有開閉機構,所述的分離機構安裝在輸送機構上,且所述的分離機構位于輸送機構的最右側位置;
所述的開閉機構包括整合支架、一號直齒輪、二號直齒輪、阻隔板、開放板、吊桿、執行氣缸和角度連桿;所述的整合支架安裝在輸送機構的外壁上,位于所述的整合支架上通過活動連接方式依次從左往右方向安裝有一號直齒輪和二號直齒輪,所述的阻隔板安裝在一號直齒輪上,所述的開放板安裝在二號直齒輪上,所述的吊桿安裝在整合支架的底端,所述的吊桿的底端連接有執行氣缸,所述的執行氣缸通過氣缸座安裝在整合支架上,所述的執行氣缸輸出軸通過活動連接方式安裝有角度連桿,所述的角度連桿一端軸頭通過活動連接方式與一號直齒輪相連接;通過執行氣缸驅動角度連桿完成水平角度位置移動,然后帶動一號直齒輪回轉,通過與二號直齒輪相向嚙合轉動,使得阻隔板向前轉動對后續的菌包進行暫停傳送,然后開放板會向后主動打開,使得第一個菌包掉落到下序工作中,當執行氣缸回縮運動時,重復上述動作使阻隔板回避使得第一個菌包移動到開放板處進行暫停傳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濟南蓬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濟南蓬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4024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擺動調平機構及調平系統
- 下一篇:一種巷道鋼支撐用混凝土填充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