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感應加熱輔助表面超聲滾壓裝置與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40239.9 | 申請日: | 2020-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3132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4 |
| 發明(設計)人: | 肖志瑜;柳中強;高超峰;吳文杰;陳進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佛山市歲之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9/02 | 分類號: | B23P9/02;B23P2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克永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感應 加熱 輔助 表面 超聲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感應加熱輔助表面超聲滾壓裝置,包括用于夾持軸類零件(2)的車床卡盤(1)、用于頂緊軸類零件(2)的活頂尖(7),以及位于車床一側的車床刀座(6);所述車床卡盤(1)和活頂尖(7)的軸心在同一條軸線上;其特征在于:
表面超聲滾壓裝置(4)還包括一感應線圈(3)、活動臂(5)、感應電源(8)和紅外測溫槍(9);
所述活動臂(5)的一端用于安裝感應線圈(3),另一端固定在車床刀座(6)上;所述表面超聲滾壓裝置(4)也固定在車床刀座(6)上;
所述感應線圈(3)通過導線連接感應電源(8);紅外測溫槍(9)的輸出端由信號線連接感應電源(8);
所述感應線圈(3)和表面超聲滾壓裝置(4)的滾壓頭,分別位于軸類零件(2)的相對側;軸類零件(2)的周面被部分覆蓋在感應線圈(3)內;感應線圈(3)與軸類零件(2)不接觸;
所述紅外測溫槍(9)的溫度采集區域,位于軸類零件(2)被感應線圈(3)所覆蓋的區域;
當車床刀座(6)運動時,表面超聲滾壓裝置(4)和感應線圈(3)沿軸類零件(2)的軸向方向同步運動;
紅外測溫槍(9)將軸類零件(2)采集區域的溫度數據傳遞給感應電源(8),感應電源(8)根據溫度反饋模塊的預設溫度,通過感應線圈(3)的電磁場感應加熱方式,對軸類零件(2)加工區域的溫度進行控制,進而使軸類零件(2)位于加工區域的溫度恒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感應加熱輔助表面超聲滾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測溫槍(9)也可設置于車床刀座(6)上;當車床刀座(6)運動時,表面超聲滾壓裝置(4)、紅外測溫槍(9)和感應線圈(3)沿軸類零件(2)的軸向方向同步運動;此時紅外測溫槍(9)的溫度采集點,始終處于軸類零件(2)被感應線圈(3)電磁場所覆蓋的區域。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感應加熱輔助表面超聲滾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進行控制是指,當紅外測溫槍(9)測得軸類零件(2)采集區域溫度高于感應電源(8)預設溫度時,感應線圈(3)停止加熱;當低于預設溫度時,感應線圈(3)繼續加熱。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感應加熱輔助表面超聲滾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臂(5)由四根通過銷軸或者螺桿相互鉸接的連桿(11)構成的U形活動臂。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感應加熱輔助表面超聲滾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超聲滾壓裝置(4)的滾壓頭直徑為8~16mm的碳化鎢陶瓷球或者氧化鋯陶瓷球。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感應加熱輔助表面超聲滾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應線圈(3)呈U形或者半圓弧形。
7.一種通過高頻直流加熱輔助滾壓加工短軸零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裝置實現,其包括如下步驟:
(1)待加工軸類零件(2)一端夾持在車床卡盤(1)上,另外一端加工出A類中心孔5-10mm,采用錐度為120°活頂尖(7)頂住,防止加工過程軸類零件(2)晃動;
(2)完成步驟(1)后,通過調整活動臂(5)連接桿的方向,使感應線圈(3)工作區的軸線與待加軸類零件(2)的軸線處于同一水平線,使感應線圈(3)和表面超聲滾壓裝置(4)的滾壓頭,分別位于軸類零件(2)的相對側,并且軸類零件(2)的周面被部分覆蓋在感應線圈(3)內,作業時感應線圈(3)與軸類零件(2)不接觸;
(3)完成步驟(2)后,打開感應電源(8),同時開啟車床,軸類零件(2)轉動,對待加工軸類零件(2)的加熱區域進行電磁場感應加熱;通過調整感應電源(8)的功率以控制軸類零件(2)的溫度在100-800℃之間;
(4)當紅外測溫槍(9)測得軸類零件(2)采集區域的溫度達到感應電源(8)預設溫度值,即待加工軸類零件(2)所需溫度時,開啟表面超聲滾壓裝置(4),對軸類零件(2)進行表面超聲滾壓加工作業;由于表面超聲滾壓裝置(4)和活動臂(5)均固定于車床刀座(6)上,因此二者的移動方向和移動速度均相同,使滾壓過程中待加工軸類零件(2)的滾壓區域,始終位于感應線圈(3)的加熱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佛山市歲之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佛山市歲之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40239.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