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清理河道垃圾的攔水壩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40231.2 | 申請日: | 2020-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016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07 |
| 發明(設計)人: | 高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山 |
| 主分類號: | E02B7/02 | 分類號: | E02B7/02;E02B1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2263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清理 河道 垃圾 攔水 裝置 | ||
一種自動清理河道垃圾的攔水壩裝置,包括攔水壩,泄流孔,浮動箱,垃圾清理板,擋水墻,攔水壩內設有導水管,攔水壩下方設有浮動箱,浮動箱活動連接有垃圾清理板,本發明因通過攔水壩阻擋河道,水流上升,通過入水孔流入導水管再進入浮動箱,使得垃圾清理板上抬,將堆積在攔水壩一側的漂浮垃圾抬起再滾落至擋水墻的垃圾收集溝,達到清理垃圾的效果,防止河道垃圾污染水質,節能環保。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河道垃圾清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自動清理河道垃圾的攔水壩裝置。
背景技術
河道垃圾種類很多,一般是人們生產活動亂丟產生的,隨著人類活動范圍的日益擴大,在節假日通常會成群結伴去郊外游玩,在小河小溪旁邊露營野餐,一些不講衛生的人隨手就是將垃圾丟入小河小溪內,而郊外人煙稀少,這些垃圾不能得到及時清理,就隨著河水流入主河道,造成河水污染,所以需要一種河道支流的自動清理垃圾的裝置,以實現在人煙稀少的地方實現自動清理河道中的漂浮垃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清理河道垃圾的攔水壩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河道支流垃圾清理的問題。
本發明一種自動清理河道垃圾的攔水壩裝置的目的與功效,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
一種自動清理河道垃圾的攔水壩裝置,包括攔水壩,泄流孔,導水管,排水管,下游河道,河床,浮動塊,連接桿,濾網,上游河道,浮動箱,垃圾清理板,入水孔,擋板,垃圾收集溝,擋水墻,過濾網,所述攔水壩上設有泄流孔,所述泄流孔上方設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連接導水管,所述導水管位于攔水壩內且上方連接入水口,所述導水管下方左側固定連接浮動箱且右側設有排水管,所述浮動箱位于上游河道方且固定連接攔水壩,所述浮動箱下端連接導水管,所述浮動箱內部活動連接浮動塊,所述浮動塊上方固定連接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上方固定連接垃圾清理板,所述連接桿與浮動箱密封活動連接,所述垃圾清理板左側固定連接濾網,所述垃圾清理板右側固定連接擋水板。
進一步,所述攔水壩上設有泄流孔,所述泄流孔為長方體且位于浮動箱上方。
進一步,所述攔水壩上設有導水管,所述導水管上方連接入水孔且下方左側連接浮動箱。
進一步,所述導水管下方右側連接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直徑小于入水孔。
進一步,所述入水孔位于泄流孔上方。
進一步,所述垃圾清理板為中間高兩側低的傾斜狀。
進一步,所述垃圾清理板左側固定連接濾網,所述濾網位于浮動箱的外側。
進一步,所述垃圾清理板右側固定連接擋板,所述擋板位于浮動箱之間。
進一步,所述上游河道兩側固定設有擋水墻,所述擋水墻上方設有垃圾收集溝,所述攔水壩高于擋水墻。
與現有結構相較之下,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因通過在支流設置攔水壩,攔水壩內設有導水管連接浮動箱,河水上漲時通過入水孔流入導水管進入浮動箱,浮動箱內的浮動塊浮起推動垃圾清理板上升,垃圾清理板將囤積在攔水壩附近的垃圾抬起滑落擋水墻上的垃圾收集溝,達到清理垃圾的作用,同時垃圾清理板左側的濾網在垃圾清理板上升后能夠阻擋漂浮垃圾通過泄流孔流向下游河道,入水孔固定連接的過濾網能夠防止垃圾進入導水管,影響浮動箱的正常工作,同時防止堵塞排水管,影響整個裝置的正常運作。
2、本發明因通過垃圾清理板的設計,在垃圾清理板落在底端時,此時垃圾清理板上的擋板擋住泄流孔,河水不能流通使得河水上漲,河水流入浮動箱使得垃圾清理板抬起至最高處,此時垃圾清理板上的擋板上升打開泄流孔,河水從泄流孔流出,此時河道水位下降,導水管和浮動箱內的水再通過排水管流出,垃圾清理板回位至底端,達到自動上升下降的過程,使得垃圾清理板能夠循環清理河道垃圾。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山,未經高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4023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棉花育種的智能監測系統
- 下一篇:一種組合式多功能兔籠及其使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