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聲納法的地鐵工程地下連續墻滲透性評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30877.2 | 申請日: | 2020-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5530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標;蔡國軍;楊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3 | 分類號: | G06F30/13;G06F30/20;G01N15/08;G01S15/06;G06Q50/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眾聯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蔚然 |
| 地址: | 21009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聲納 地鐵 工程 地下 連續 滲透性 評價 方法 | ||
1.一種基于聲納法的地鐵工程地下連續墻滲透性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選取合適的水平位置打造測試井;
S2、利用聲納法檢測各測試井內垂直方向上各測試點的滲流情況,并進行評級;
S3、利用3D建模軟件平臺建立地下連續墻滲流情況空間模型,并建立地下連續墻整體滲流測試點數據庫;
S4、各測試點隨時間變化的滲流情況檢測,進行曲線擬合并預測未來各測試點的滲流情況,并進行評級,匯總入地下連續墻整體滲流測試點數據庫;
S5、進行地下連續墻整體滲透性安全等級劃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聲納法的地鐵工程地下連續墻滲透性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所述合適的水平位置為沿著地下連續墻壁水平方向的等距離間隔處或地下連續墻接縫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聲納法的地鐵工程地下連續墻滲透性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利用基于聲納法的帶有定位裝置的某種測試儀器檢測出測試井內垂直方向上等距離間隔的各處測試點的滲流情況,所述各處測試點的滲流情況包括測試點的空間坐標位置信息、單位時間滲流量,對各測試點的單位時間滲流量進行評級。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基于聲納法的地鐵工程地下連續墻滲透性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所述評級方法根據單位時間滲流量從小到大依次劃分為輕微、中等、嚴重三個等級。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聲納法的地鐵工程地下連續墻滲透性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利用3D建模軟件建立出地下連續墻的等比例空間模型,匯總所有測試點的位置信息及采集到的單位時間滲流量情況,將各測試點不同滲流情況等級賦予不同的標記于空間模型中的相應位置標注,并建立地下連續墻整體滲流測試點數據庫。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聲納法的地鐵工程地下連續墻滲透性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4中,每間隔一定的時間后對各測試點滲流情況再次進行檢測,獲得同一測試點不同時間的單位時間滲流量變化情況,對單位時間滲流量-時間曲線進行擬合并預測未來某一時間該測試點的單位時間滲流量,并依此單位時間滲流量進行評級。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聲納法的地鐵工程地下連續墻滲透性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5中,構建專家評價體系,通過勘察規范、現場施工要求、當地工程經驗對測試點的滲流情況評級作出具體數值設定,并結合地下連續墻時間與空間滲流情況進行分析,對地下連續墻整體滲透性安全等級劃分,通過數據庫即可給出地下連續墻整體滲透性安全等級。
8.一種基于聲納法的地鐵工程地下連續墻滲透性評價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滲流數據采集系統,由基于聲納法的帶有定位裝置的滲流檢測儀器構成,用于采集各測試點的滲流情況;
單位時間滲流量評級系統,用于對各測試點的單位時間滲流量分級;
空間數據評價系統,用于對整個地下連續墻不同位置的測試點的滲流情況在等比例的空間模型上作出分析評價;
時間數據評價系統,用于對同一測試點在不同時間下單位時間滲流量的曲線擬合,并預測未來某一時間該測試點的單位時間滲流量;
地下連續墻整體滲透性評價系統,將單位時間滲流量評級系統、空間數據評價系統、時間數據評價系統進行匯總,用于對地下連續墻的整體滲透性進行評價分級,并給出指導意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3087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