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線束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330759.1 | 申請日: | 2020-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646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3 |
| 發明(設計)人: | 日淺貴裕;池田一弘;云井一行;松本賢太;稻垣喜仙;高村修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矢崎總業株式會社;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G3/30 | 分類號: | H02G3/30;H02G3/32;H02G3/06;H02G3/34;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張勁松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線束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線束,能夠抑制布置狀態的偏差并防止干涉。線束(21)具備線束干線(22)和旋轉夾具(25)而構成。線束干線(22)通過電氣連接盒的線束導出部(29)及遠離電氣連接盒而固定的保護器(24)并布置在其間。旋轉夾具(25)設置在線束干線(22)的中間。線束干線(22)在第一固定部(30)和旋轉夾具(25)之間的第一區間(S1)及第二固定部(31)和旋轉夾具(25)之間的第二區間(S2)分別形成有可彎曲的彎曲部(33)。另外,線束干線(22)形成為從第一固定部(30)到第二固定部(31)整體上大致S字形彎曲的布置形狀。另外,線束干線(22)在第一區間(S1)設置有比彎曲部(33)更硬質且大致直線形狀的硬質管(26)(硬質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布置在汽車的規定位置的線束。
背景技術
例如,在汽車的發動機室內搭載有蓄電池、交流發電機、繼電器盒等。蓄電池的輸出端子以及交流發電機的輸出端子連接到繼電器盒。然后,還將繼電器盒以及該繼電器盒經由設置在末端的線束與車室內的接線盒連接(例如參照下述專利文獻1)。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97709號公報
以上述繼電器盒以及線束為例,線束一般被彎曲成三維形狀進行布置。參照圖5和圖6具體說明的話,引用符號1表示繼電器盒(電氣連接盒),引用符號2表示線束,引用符號3表示發動機室。線束2具有線束干線4、保護該線束干線4并固定于車體5(或面板)的保護器6、以及設置于圖示的線束干線4的中間的旋轉夾具7。線束干線4在繼電器盒1和保護器6之間彎曲成三維形狀(彎曲為大致S字形)。在彎曲成三維形狀后,線束干線4的中間由旋轉夾具7保持。旋轉夾具7組裝為能夠相對于支架8旋轉自如。旋轉夾具7具有繞圖5和圖6的紙面垂直方向的軸旋轉自如的結構(沿箭頭9所示的方向旋轉自如)。另外,在使用不是旋轉夾具7而是不旋轉的夾具的情況下,如果在保持彎曲成三維形狀的線束干線4且將其組裝在支架8上時,則其操作性會變差。
線束干線4被彎曲成如上所述的三維形狀。例如在圖5的情況下,在紙面垂直方向上彎曲成凹凸的S字形。在彎曲成S字形的線束干線4中作用有恢復到原來狀態的力。在這樣的狀態下,旋轉夾具7容易向箭頭9所示的方向旋轉,因此線束干線4有時會發生如粗箭頭所示的從圖5的狀態變為圖6的狀態的情況。此時,如果引用符號10所示的其他部件存在于圖示的位置,則線束干線4的可彎曲的彎曲部11將干涉到其他部件10(參見圖6)。如果線束干線4受到干涉,則例如由于受到行駛時的振動而會導致損傷或破損。另外,還會導致其他部件10的損傷或破損。線束干線4變為上述狀態的主要原因例如是布置狀態的偏差(換言之,線束干線4的布置狀態是各種各樣的)。另外,假定圖示的線束干線4的長度在尺寸公差的正側形成(如果長的話),由于彎曲部11變大,其結果容易產生上述偏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課題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抑制布置狀態的偏差并防止干涉的線束。
用于解決上述課題的本發明第一方面的線束,其特征在于,具備:通過第一固定位置以及第二固定位置并布置在它們之間的線束干線、以及將該線束干線收納在筒狀的外包裝部件的帶外包裝的干線中的任意一個;以及設置在與該任意一個的所述第一固定位置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位置相對應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間,且具有以向安裝部位的組裝方向為軸而繞軸向旋轉自如的結構的旋轉夾具,所述任意一個在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旋轉夾具之間的第一區間、以及所述第二固定部和所述旋轉夾具之間的第二區間分別形成有可彎曲的彎曲部,并且,通過該彎曲部可形成為從所述第一固定部到所述第二固定部整體上彎曲為S字形(包括大致S字形)的布置形狀,并且,在所述第一區間及/或所述第二區間中設置有比所述彎曲部更硬質且直線形狀(包括大致直線的形狀)的硬質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矢崎總業株式會社;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矢崎總業株式會社;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3075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集成電路及形成半導體結構的方法
- 下一篇:壓縮機的控制裝置、壓縮機及空調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