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單工質蒸汽聯合循環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30660.1 | 申請日: | 2020-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3693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鴻瑞;李華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華玉 |
| 主分類號: | F01K25/08 | 分類號: | F01K25/08;F01K7/00;F01K21/00;F01K1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55 山東省青島市青島西海岸***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工質 蒸汽 聯合 循環 | ||
本發明提供單工質蒸汽聯合循環,屬于能源與動力技術領域。單工質蒸汽聯合循環,是指由M1千克和M2千克組成的工質,分別或共同進行的八個過程——M1千克工質升壓過程12,M1千克工質吸熱汽化過程23,M2千克工質升壓過程63,M3千克工質吸熱過程34,M3千克工質降壓過程45,M3千克工質放熱過程56,M1千克工質降壓過程67,M1千克工質放熱冷凝過程71——組成的閉合過程;其中,M3為M1與M2之和。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能源與動力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冷需求、熱需求和動力需求,為人類生活與生產當中所常見;其中,利用熱能轉換為機械能是獲得和提供動力的重要方式。一般情況下,熱源的溫度隨著熱的釋放而降低,熱源是變溫的;在以化石燃料為源頭能源時,熱源同時具有高溫和變溫的雙重特點,這使得采用單一熱力循環理論實現制冷、供熱或轉化為動時能源利用率不理想。
以外燃式蒸汽動力裝置為例,其熱源屬于高溫且為變溫熱源;當以朗肯循環為理論基礎,采用水蒸氣為循環工質實現熱變功時,由于受到材料耐溫耐壓性能和安全性方面的限制,無論采用何種參數運行,循環工質與熱源之間都存在較大的溫差損失,不可逆損失大,導致熱效率較低。
人們需要簡單、主動、高效地利用燃料生成或其它的高溫熱能來實現制冷、供熱或轉化為動力,這需要熱科學基礎理論的支撐;在熱科學基礎理論體系中,熱力循環是熱能利用裝置的理論基礎和能源利用系統的核心;熱力循環的創建及發展應用將對能源利用的飛躍起到重大作用,將積極推動社會進步和生產力發展。
從簡單、主動和高效地實現溫差利用的原則出發,針對高溫熱源或變溫熱源的動力應用,力求為熱動系統的簡單化和高效化提供理論支撐,本發明提出了單工質蒸汽聯合循環。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目的是要提供單工質蒸汽聯合循環,具體發明內容分項闡述如下:
1.單工質蒸汽聯合循環,是指由M1千克和M2千克組成的工質,分別或共同進行的八個過程——M1千克工質升壓過程12,M1千克工質吸熱汽化過程23,M2千克工質升壓過程63,M3千克工質吸熱過程34,M3千克工質降壓過程45,M3千克工質放熱過程56,M1千克工質降壓過程67,M1千克工質放熱冷凝過程71——組成的閉合過程;其中,M3為M1與M2之和。
2.單工質蒸汽聯合循環,是指由M1千克和M2千克組成的工質,分別或共同進行的九個過程——M1千克工質升壓過程12,M1千克工質吸熱汽化過程23,M1千克工質降壓過程35,M2千克工質升壓過程74,M2千克工質吸熱過程45,M3千克工質降壓過程56,M3千克工質放熱過程67,M1千克工質降壓過程78,M1千克工質放熱冷凝過程81——組成的閉合過程;其中,M3為M1與M2之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華玉,未經李華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3066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去除廢舊棉織物溶解漿中金屬離子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節能降噪家用電器底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