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彈性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330280.8 | 申請日: | 2020-04-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2721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蔡明元;劉樹林;熊祖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泰普森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21/00 | 分類號: | G01B21/00;G01B21/02;G01B21/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維詩律師事務所 11393 | 代理人: | 李翔;楊安進 |
| 地址: | 21004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彈性 測量 裝置 | ||
本申請涉及檢測測量領域,具體公開一種彈性測量裝置,該彈性測量裝置包括:基礎件和連接件,該基礎件和連接件彼此間隔設置,連接件上遠離基礎件延伸設置有接觸頭;第一彈性變形體和第二彈性變形體,該第一彈性變形體和第二彈性變形體彼此間隔地連接在基礎件和連接件之間,從而形成四邊形結構;懸臂件,該懸臂件固定設置于連接件并從連接件向基礎件延伸,基礎件上安裝有用于測量懸臂件位移變化的測量頭;致動件,該致動件固定安裝于基礎件并朝向懸臂件延伸,該致動件在安裝于基礎件上的致動器的驅動下而可釋放地對懸臂件的端部施加載荷。根據本申請的技術方案,能夠使測量裝置實現彈性變形,從而提高測量裝置的柔性適用性。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檢測測量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彈性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機械零部件出廠前需要進行檢測測量,以確保機械零部件的各項參數滿足工作需要。除了機械零部件表面的參數外,對于中空或帶孔的機械零部件,對其內表面的尺寸形狀等參數進行檢測也十分重要,而且通常難度更大。
傳統上,通常需要根據機械工件內表面形狀尺寸的不同,分別設計針對該形狀尺寸的測量裝置,使檢測成本大大增加,檢測過程繁瑣,檢測效率低。
因此,如何提高測量裝置的柔性適用性成為本領域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出了一種彈性測量裝置,以提高測量裝置的柔性適用性。
根據本申請,提出了一種彈性測量裝置,該彈性測量裝置包括:基礎件和連接件,該基礎件和連接件彼此間隔設置,所述連接件上遠離所述基礎件延伸設置有接觸頭;第一彈性變形體和第二彈性變形體,該第一彈性變形體和第二彈性變形體彼此間隔地連接在所述基礎件和連接件之間,從而形成四邊形結構;懸臂件,該懸臂件固定設置于所述連接件并從所述連接件向所述基礎件延伸,所述基礎件上安裝有用于測量懸臂件位移變化的測量頭;致動件,該致動件固定安裝于所述基礎件并朝向所述懸臂件延伸,該致動件在安裝于所述基礎件上的致動器的驅動下而可釋放地對所述懸臂件的端部施加載荷。
優選地,所述接觸頭通過連桿而固定連接于所述連接件,所述連桿包括直接固定于所述連接件的基礎部、從該基礎部延伸的桿體部和在該桿體部末端安裝有所述接觸頭的安裝部。
優選地,所述基礎部在所述連接件的大部分長度范圍內貼合地固定于所述連接件。
優選地,所述安裝部的延伸方向與所述桿體部的延伸方向之間的角度為60度至90度。
優選地,所述接觸頭和連桿位于所述四邊形結構所在的平面內;或者所述接觸頭不位于所述四邊形結構所在的平面內。
優選地,所述第一彈性變形體和第二彈性變形體均為細長的板條形狀。
優選地,所述第一彈性變形體和第二彈性變形體均具有厚度變小的減薄部。
優選地,所述第一彈性變形體和第二彈性變形體設置有沿厚度方向貫穿的通孔。
優選地,所述第一彈性變形體和第二彈性變形體為相對獨立的部件;或者所述第一彈性變形體和第二彈性變形體通過連接板而連接為U形結構且通過該連接板貼合固定于所述連接件。
優選地,所述致動件在所述致動器的作用下具有往復轉換的初始位置和致動位置,其中:在非致動狀態下的所述初始位置,所述致動件不與所述懸臂件相作用,所述連接件相對于所述基礎件處于初始狀態,從而使所述接觸頭處于伸出位置;在致動狀態下的致動位置,所述致動件對所述懸臂件施加朝向所述第二彈性變形體的載荷,從而使所述連接件處于相對于所述基礎件朝向所述第二彈性變形體偏移的偏移狀態,使所述接觸頭處于收縮位置,該收縮位置相對于所述伸出位置具有位移差。
優選地,所述基礎件延伸有鄰近所述第一彈性變形體間隔設置的延伸部,所述測量頭安裝于該延伸部且間隙地穿過所述第一彈性變形體而接近所述懸臂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泰普森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南京泰普森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3028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