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血液收集器及血液收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29588.0 | 申請日: | 2020-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4578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6 |
| 發明(設計)人: | 丁琛;秦兆宇;童葉欣;孫明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復旦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151 | 分類號: | A61B5/15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347 | 代理人: | 余化鵬;羅朗 |
| 地址: | 2004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血液 收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血液收集器及血液收集方法,血液收集器包括采集裝置和儲存裝置,采集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毛細管,毛細管的一端設有采血口,另一端設有穿刺口;儲存裝置包括有內部為負壓狀態的收集瓶,采集裝置與儲存裝置可拆卸連接,且連接時使得穿刺口穿入收集瓶,毛細管內的血液被引入至收集瓶內。本發明提供的血液收集器及血液收集方法通過毛細管來采集微量血液并連通于收集瓶保存,解決了采取微量血液時無法進行保存和運輸的問題,采集裝置和儲存裝置相互套合移動使使用者可隨時操作,另外,采集裝置和儲存裝置卡合固定方便對其內部空間進行密封,還能通過卡合狀態感知毛細管和收集瓶是否連通,同時能夠防止兩者分離,易于運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血液收集器及血液收集方法。
背景技術
人體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具有運輸,防御,調節器官活動等作用,血液儲存著人體的健康信息。對人體血液的研究有利于促進人們對于疾病防治,身體健康狀況評估等方面的發展,取血作為開展血液研究的第一步,能夠有效且微量地取得研究所需的血液,是非常有意義的。
傳統的取血采血方式分為靜脈取血和指尖采血,靜脈取血一般用于較大采血量的情況,指尖取血則用于微量采血。其中,針對微量采血的情況,由于采血量較少,血液難以保存,所以一般均為當場采血當場收集檢驗。如果需要對血液進行保存和運輸,則只能使用傳統的采血管進行儲存,但是使用傳統采血管進行儲存勢必會增加采血量,又無法滿足微量采血的需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微量采血無法有效保存和運輸的缺陷,提供一種血液收集器及血液收集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血液收集器,其特點在于,所述血液收集器包括采集裝置和儲存裝置,所述采集裝置包括至少一個的用于吸取血液的毛細管,所述毛細管的一端設有采血口,所述毛細管的另一端設有穿刺口;所述儲存裝置包括有內部為負壓狀態的收集瓶,所述采集裝置與所述儲存裝置可拆卸連接,且連接時使得所述穿刺口穿入所述收集瓶,所述毛細管內的血液通過壓強差被引入至所述收集瓶內。
本發明的血液收集器利用了毛細管的毛細作用和收集瓶的負壓作用,通過使用毛細管采集微量血液,然后連接至收集瓶將采集的微量血液進行儲藏,解決了采血量較少時血液難以保存的問題,能夠滿足短時間內的運輸,并且由于血液能夠得以保藏,所以采血地點則不受限制,可實現在任何場合隨時隨地、方便快捷地進行血液收集,同時采集裝置和儲存裝置可拆卸連接也方便對兩者進行拆卸或固定,一方面易于收納,另一方面能夠避免兩個裝置之間發生脫落以保證采集器的內部不被污染。
較佳的,所述采集裝置還包括有底部開口的殼體,所述毛細管位于所述殼體的內部,所述采血口連通于所述殼體的頂部表面,所述穿刺口固定于所述殼體的底部,所述儲存裝置還包括有儲藏盒,所述收集瓶固定于所述儲藏盒的內部,所述殼體與所述儲藏盒之間開口相對套合并可拆卸連接。殼體和儲藏盒相互套合,并將毛細管和收集瓶分別放置在殼體和儲藏盒內,可以在移動殼體和儲藏盒時就使毛細管和收集瓶相互靠近并進行連接,不僅起到了一定的密封作用,同時由于罩設在毛細管和收集瓶的外部從而起到了一定的保護而防止外部碰撞的作用。
較佳的,所述殼體與所述儲藏盒之間具有第一卡合位置,所述殼體與所述儲藏盒在所述第一卡合位置進行卡合固定并使得所述穿刺口穿入所述收集瓶內。設置第一卡合位置的目的一方面是使毛細管的穿刺口在刺入收集瓶后能夠使兩者之間保持相對固定,防止受到外力而震動脫落;另一方面殼體和儲藏盒在第一卡合位置發生卡合固定的狀態也方便使用者感知到殼體與儲藏盒之間的位置處于哪個狀態,以便于得知毛細管是否已穿入收集瓶內,即第一卡合位置的設置起到了定位和方便感知的作用。
較佳的,所述血液收集器包括至少兩個所述毛細管,每一所述穿刺口的下方均對應設置有一所述收集瓶。設置多個毛細管和收集瓶組合可以方便同時采集多份微量血液,采集速度更快。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復旦大學,未經復旦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2958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過熱過量斷路燃氣閥
- 下一篇:一種多元固廢材料高強透水磚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