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利混合噴灑可控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010328527.2 | 申請日: | 2020-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6913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2 |
| 發明(設計)人: | 趙伊樂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伊樂 |
| 主分類號: | E02B3/02 | 分類號: | E02B3/02;E02F3/92;A01G25/16 |
| 代理公司: | 廣東有知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朱親林 |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頂山市新***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利 混合 噴灑 可控 裝置 | ||
本發明屬于水利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利混合噴灑可控裝置,包括箱體、進氣閥門、齒輪泵、電機、混流器、節流閥、管接頭、管道。其中箱體分為三部分,中間位置用于存儲水,另外兩部分用于存儲混合物質;進氣閥門用于保持箱體內部氣壓與外部大氣壓保持平衡,從而可以實現混合物順利進入混流器;電機驅動齒輪泵將液體變成高壓液體,高壓液體通過節流閥進入混流器,在混流器內部形成局部真空將另外兩部分箱體內的物質吸入混流器中,并在混流器內實現混合最終由混流器出口流出。該一種水利混合噴灑可控裝置,結構簡單,維修方便可實現混合比例大小的控制。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利技術領域,涉及混合噴灑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水利混合噴灑可控裝置。
背景技術
混合噴灑裝置主要用于水利工程相關領域,具體應用有高壓清除河道淤泥、苔蘚以及對河道植物進行養護灌溉,在水利混合噴灑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其中箱體上的進氣閥門,可防止外部物質進入箱體內部和箱體內部液體飛濺到箱體外部;而箱體分為三部分,其中中間箱體部分為液體水,中間箱體通過管道連接齒輪泵,齒輪泵將中間箱體內的水變成高壓液體,通過節流閥來實現液體流速流量控制,實現混合物的混合比例濃度,這樣不但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更避免了過度混合水資源造成的浪費;混流器在高壓液體的作用下,在混流腔位置形成局部真空,大氣壓將左右兩箱體內的物質壓入混流腔內,實現不同物質更高效合理的混合。由于傳統的統一混合后再噴灑存在利用資源不合理之處,因此如何通過結構創新設計,既可以避免浪費水資源,又可以達到合理的混合比例,對于混合噴灑裝置有著重要的意義。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發明。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水利混合噴灑可控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技術方案的基本構思是:
一種水利混合噴灑可控裝置,主要由進氣閥門、箱體、齒輪泵、電機、節流閥、混流器、管道組成。齒輪泵將中間箱體.內的水通過加壓變成高壓液體,高壓液體進入混合器的混合腔.內部,混合腔.內部會在高壓液體的沖擊下,在混流器左進口.和混流器右進口.形成局部真空,左箱體.和右箱體.內部的物質在大氣壓作用下壓入混流腔.內部與高壓水發生混合,混合物質通過混流器出口.流出;進氣閥門在內外壓力平衡時保持密封鋼球.與密封面.貼合實現內外物質隔離,當內部壓力低與彈簧力時,密封鋼球.會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將進氣閥門打開,使外部氣體進入箱體內部從而實現內外壓力平衡。該混合方法結構簡單、利用合理同時避免水資源過度混合造成的浪費。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進氣口采用螺紋與箱體連接,進氣閥內部有密封鋼球,密封鋼球在彈簧力的作用下與密封面貼合,密封鋼球讓進氣閥門始終處于關閉狀態,該狀態下可以有效避免箱體內部物質與外部物質的隔離;閥體和閥芯之間用螺紋連接,便于閥芯內彈簧和密封鋼球的安裝和更換維修。
本發明箱體與管道之間通過管接頭連接,并且箱體有隔板分為三部分,其中中間箱體用來承裝液體水,另外隔板分開的兩部分用于承裝不同混合物,并且在箱體三個出口管路上分別有節流閥用于調節混合物和液體水流速,這樣可以通過控制節流閥開度,實現對液體水與其他物質混合比例的控制。
本發明為便于高效的混合,將混流器設置成兩段為錐面體形狀,這樣就可以當高壓液體通過混流器進口進入混流腔內部時,由于高速射流作用會在混流器左右進口附近形成局部真空,左右兩箱體內的物質會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壓入混合腔內部與高壓水實現混合。
本發明為便于維修和更換,箱體與進氣閥門、以及箱體與管道之間、管道與混流器之間通過管接頭連接,這樣可以在發生堵塞或者泄漏時可以更快捷的維修或更換零部件。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伊樂,未經趙伊樂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2852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