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檢測光纖傳像元件的可見光透過率與均勻度的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010328164.2 | 申請日: | 2020-04-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429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趙冉;黃永剛;王久旺;周游;王云;付楊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1/02 | 分類號: | G01M1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霍紅艷;劉鐵生 |
| 地址: | 10002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檢測 光纖 元件 可見光 透過 均勻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檢測光纖傳像元件的可見光透過率與均勻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光纖傳像元件的可見光透過率與均勻度的裝置包括密封單元;所述密封單元內的底部固定有光源,所述光源的正上方設有三維平移單元,所述三維平移單元上活動連接有載物臺,所述載物臺上固定有光纖傳像元件,所述密封單元為光學暗箱,所述光學暗箱內的頂部固定有亮度計,所述亮度計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自下而上依次設置有鏡頭單元、顯微單元及傳感芯片單元;所述傳感芯片單元為亮度傳感芯片,所述亮度傳感器芯片的單元尺寸小于2μm*2μm;所述光纖傳像元件的直徑范圍為10mm~100mm;
所述裝置檢測光纖傳像元件的可見光透過率與均勻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首先通過三維平移單元對光源、亮度計、光纖傳像元件進行位置歸零,使三者共軸;調節z軸焦距,使光纖傳像元件的像清晰地被聚焦在亮度計自帶的相機上;
2)打開光源,先測量未放置光纖傳像元件的指定區域的三個實際亮度值R1,G1,B1,然后將加權系數與三個實際亮度值相乘并相加得到視覺亮度矩陣I1;再將光纖傳像元件放置于光源和亮度計之間的載物臺內,重復之前的測量過程得到放入光纖傳像元件后的三個實際亮度值R2,G2,B2,然后將加權系數與三個實際亮度值相乘并相加得到視覺亮度矩陣I2;
3)對兩次測量得到的視覺亮度矩陣I1、I2分別進行求均值操作,將放置光纖傳像元件后的亮度均值Iav2與放置光纖傳像元件前的亮度均值Iav1相除再乘以100%,所得結果即為光纖傳像元件的可見光透過率;
4)將放置光纖傳像元件后所獲得的視覺亮度矩陣I2按照小于2μm*2μm的尺寸分割成n個子區域,對于每個子區域都進行取極大值Imax、極小值Imin與均值Iav操作,用每個子區域的極大值Imax減去該子區域的極小值Imin再除以該子區域的均值Iav得到該子區域的均勻度,對所有的子區域均勻度取均值A即為光纖傳像元件的均勻度值;
所述視覺亮度矩陣I1=1*R1+4.59*G1+0.06*B1;所述視覺亮度矩陣I2=1*R2+4.59*G2+0.06*B2;其中,1,4.59及0.06均為加權系數;所述光纖傳像元件的可見光透過率T=Iav2/Iav1*100%;所述光纖傳像元件的均勻度值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光纖傳像元件的可見光透過率與均勻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暗箱的透過率小于0.1%。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光纖傳像元件的可見光透過率與均勻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為高均勻度的光源,其由多數個LED燈珠串并聯混連為多個陣列,每個所述LED燈珠的外側鋪設有一層導光材料。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檢測光纖傳像元件的可見光透過率與均勻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為由數百個色溫6000-10000K的LED燈珠經串并聯混連、貼合制成;所述導光材料為聚碳酸酯材料,其尺寸恰好覆蓋LED燈珠。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光纖傳像元件的可見光透過率與均勻度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維平移單元為三維平移臺且能在x,y,z三軸移動,其移動精度為1微米;所述三維平移單元上可拆卸地連接有載物臺,所述載物臺為中空的階梯式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010328164.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